**: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研究员,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民办教育工作者联谊会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
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新北京新奥运”战略和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以及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宏伟目标。作为重要保障措施,召开了市教育大会,提出了首都教育战略和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全面认真贯彻市教育大会的种种最新先进理念,是全市教育系统在当前结合首都教育实际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最好切入点。笔者认为,北京市教育大会精神符合当今教育发展的新潮流,这表现在以下的十个方面:
知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力量
二战以来,整个世界遇到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各国面对新问题、新挑战重新审视国家安全和发展问题,拥有先进知识和创造先进知识的能力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任何国家占有先进知识优势,没有土地会变得有土地;没有资源会变得有资源;没有资本会变得有资本;没有劳力会变得有劳力;没有市场会变得有市场。世界列强当年企图用枪炮占有上述生产要素的目的,现在依靠知识的力量就可实现。我国只有掌握和创造更多的先进知识,才能最终解决自主创新能力弱的问题,从而在不可逆转的全球化进程中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人力资源成为世界的第一资源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力要素从根本上讲已经完成了从物到人的转变,有力地证明了人是现代生产力的决定性要素。我国目前人才短缺,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式的转变。党的十六大报告设计了我国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这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发生的一个重大转变,即由主要依赖劳动力的数量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与劳动力的质量,这将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由此必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教育成为各国政府的第一战略
国民素质已构成最重要的社会基础。教育是世界各国开发人力资源、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知识创新的必由之路,世界教育的地位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00年日本小渊首相提出“教育立国”和“科学技术创造立国”的目标;发誓要把教育改革作为内阁“最重要课题”。普京总统明确表示,政府将对教育体制进行彻底改革,最近公布的《2010年前俄罗斯实现教育现代化构想》,“普及性”、“质量”和“效益”是其中的关键词。
党的十六大报告、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决定高度重视教育问题,是指引当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其中涉及到一整套关于教育的新战略、新目标、新举措、新思考,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并落实。
构建学习型社会成为发达国家教育事业的第一工程
美国最早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发达国家已经完成由学历教育向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历史性转变,这是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关键。
“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基本特征;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是构成学习型社会缺一不可的两个轮子;构建学习型社会是联结“两大体系”、统筹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和教育制度整体创新的“龙头工程”。
构建“两大体系”、“一个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根本保障;是我国全社会在教育领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途径;是对当代中国教育的使命、责任、地位、结构、功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