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县”和“人民满意教育乡镇”的活动。
四、努力提高驾驭教育的行政管理能力
现在教育的大环境与前几年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观,教育的春天已经到来,已经进入一个良好的教育发展机遇期,这是我们对当前教育形势的判断。大家可以来认真比较一下:第一,过去学校建设是老百姓集资,现在是政府掏钱教育局“七统一”建成后交给学校使用;第二,过去教师的工资连“四个基本”就不能按时拿到手,现在是“五项之和”按时足额银行直达,且养老保险、大病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按规定全额预算;第三,过去是“普九”债务缠身,教学秩序难以保证,现在坚冰已经打破,化债长效机制已经建立;第四,过去再贫困的学生也要自己出钱读书,现在是贫困生实行“两免一补”;第五,教育体制上收初期,乡镇党委政府认为对教育的责任可以弱化了,现在通过实践,形成了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的新热潮。
教育的形势越来越好,然而我们教育的干部职工却太少审视自己,太少欣赏教育这个职业带给我们的生命意义。有的人常常自怨自艾,悔不该选择教书,觉得当老师不胜其累,“职业倦怠症”已在部分老师身上悄然滋生。其实,每个职业都有“职业倦怠”,但教师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职业倦怠”不能被忽视。有人将教师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把教师当饭碗;第二层次,把教师当职业;第三层次,把教师当事业。把教师当饭碗,就会把工作当作被动的任务;把教师当事业,就会把工作当作主动的生活追求。生活在任务中的教师,心中感到更多的是辛苦和劳累、牢骚和不平,眼中少了许多欣赏与理解,行动中少了许多宽容与进取。与其在抱怨中空耗生命,不如在事业中寻求寄托;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就应该努力成为一名好老师。
让自己有价值、有尊严的活着,应该成为教师的职业立场。要有尊严,首先要自尊,要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屈原曾在《涉江》中立下了宁愿“愁苦而终穷”也“不能变心从俗”、“董道不豫”的誓言,在国家大力重视教育、正在逐步加大教育投入的今天,屈乡教师更应像屈原那样坚守节操!人靠物质生存,但是人不能没有精神!我们务必要抢抓机遇,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坚定教育强县的信念,积极投身到振兴××教育的事业中来。
要实现山区教育强县目标,振兴××教育,教育干部队伍是关键,我们必须讲究工作方法,提高教育行政能力。
第一、要特别注重提高行政管理能力。
如何在我们这样一个穷国穷县办大教育?这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班子的行政管理能力、治校能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和挑战。一是要提高政治鉴别能力。教育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必须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科学判断形势,全面把握大势,才能把握教育的正确方向;二是总揽全局的能力。要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立足全县教育的实际,明确工作思路,抓住重点、难点问题,推动本地、本校的发展;三是依法行政能力。当今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必须依照教育的相关法律来规范教育工作,减少随意性、盲目性,坚持从严治教、依法治教;四是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教育在改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许多新情况,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中,我们要不回避矛盾,不怕曝光,直面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千万不要掩耳盗铃、讳疾忌医。我们应该具有处理和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突发事件的能力;五是综合服务的能力。教育行政管理在新的形势下就是服务,为教师、为学生服务,我们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六是全面创新的能力。要敢于突破,问题和困难总是在不断突破中得以解决,每一次突破就是一个创新和再创新的过程。
第二、要善于研究工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