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正职全委会票决制,逐步探索镇局主要领导干部的配备上会办法。要以解决干部“能下”为重点,坚持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末位淘汰制度,逐步形成择优进入、有效激励、正常退出的良好环境。要建立科学的干部考评机制,以领导干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实绩为重点,进一步健全《镇局级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办法》,增强考评工作的操作性、约束性和准确性。要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机制,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诫勉、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重大事项报告等各项制度,保证和促进干部健康成长。
三要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巩固教育活动成果。认真总结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要提高党员素质,建立长效的学习培训机制;加强党员规范管理,建立和落实党员组织生活、民主评议、监督约束等制度,推行党员实名制管理办法,重视退休、退职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建立严格的监督约束机制;要保障党员权利,建立多元的党内民主参与机制,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反映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树立以人为本、服务党员的人文观念,开展党员结对帮扶活动,设立困难党员帮扶基金,推进老党员安居工程,提高党组织的亲和力、向心力和凝聚力;;要发挥党员作用,积极探索党员服务群众的方法途径,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要优化党员结构,建立规范的自我纯洁机制,健全党员评议、党员警示、限期整改和不合格党员处置等制度。
四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打牢党的执政基础。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积极探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方法途径,制定并出台村级干部的选人用人标准,完善村级干部管理制度,切实将各级党组织打造成领导新农村建设的坚强战斗堡垒。在农村,要继续开展“三级联创”活动,进一步明确管党职责,严格落实考核评比和奖惩制度,切实解决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管党意识模糊,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深入开展“三培养”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增强村级班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切实解决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淡化、致富带富能力不强的问题。加强后进村党组织整顿转化工作,切实解决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地方办事的问题。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大力推行村党支部书记与村主任一身兼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规范村“两委”班子工作制度,切实解决村“两委”班子不协调的问题。在社区,要积极开展创建“五个好”、社区党建示范区和社区党员自愿者服务等活动,建立完善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切实解决社区党员教育难、管理难、活动难的问题。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要以扩大党的覆盖面为重点,充分利用依法组建工会等优势,加大党组织建设力度,着力消除党建工作空白点,实现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组建率、企业党建指导员选派率、企业党的覆盖率等三个100%的目标。在机关,要大力开展“四型”机关建设和“双佳”竞赛活动,全面提高党政机关建设水平。
五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以改革和制度建设为重点,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要深入开展反腐败倡廉教育,特别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权力观和政绩观教育,认真贯彻“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廉政文化“五进”活动,弘扬求真务实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深入一线搞好调查研究,促进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要推进源头治腐,深化干部人事制度、行政审批制度、投资体制改革,完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和政府采购等制度,加强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搞好纪检监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