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治乱,严格执法监察,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党风廉政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回顾过去,六届市委所取得的工作业绩,是中共鞍山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委一班人精诚团结、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班子齐心协力、通力配合、步调一致的结果;是各级党组织围绕中心,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结果;是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胸怀全局,务实进取,无私奉献的结果;是各级党组织围绕中心,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结果;是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胸怀全局,务实进取,无私奉献的结果。同时,也是社会各界以及中省直驻海单位、驻海部队鼎力支持、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海城市第六届委员会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所有关心、理解、支持、帮助和参与海城建设与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客观地看待市委六届委员会以来海城的发展和我们的工作,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经济发展速度还不够快,地区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还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增长方式有待于进一步转变;能源、资源、环境及资金等瓶颈性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各项事业还存在着滞后的问题,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平衡;历史积淀的矛盾、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发展中的困难大量存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很大,建设和谐海城的任务十分繁重;党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还有薄弱环节,少数农村党支部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的问题仍很突出,一些党员干部能力不强、作风不实、精神不振的问题仍然存在,党员干部违法违纪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新一届市委的主要工作
七届市委工作期间的五年,正处于我市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在这五年里,我国将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将持续深入实施。我省明确提出把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和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任务,深度推进辽宁中部城市经济带、辽东半岛开放型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等战略,这样的宏观环境为我们利用优势、发展县域经济、全面建设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有利机遇。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紧迫意识,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宽视野,找准定位,努力学习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以及省内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海城经济社会发展推向一个崭新阶段!
为此,确定今后五年市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通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强抓双重机遇,坚持五业并重,提升三化水平,建设和谐海城,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在全省率先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按照这一指导思想,确定我们的奋斗目标是:经济持续增长,未来五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全口径税收、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要力争实现翻番,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增长速度要高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在翻番的基础上实现更大的突破;出口创汇总额年均增长要达到1 .8%,外资调入额年均增长要达到2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4%和10%。在全国百强县评比中的位次要有大幅前移,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城乡建设全面加强,现代化开放型中等城市格局初步形成,城市功能逐步提升,农村城镇化率要达到5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