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建立突发性事件、公共卫生防控和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应急处理机制,有效处置各种突发性事件,成功阻击“非典”和“禽流感”疫情,战胜洪水等自然灾害。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欺行霸市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无邪教创建活动,防范和处理“×××”取得胜利。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维护了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四)各项事业协调进步坚持以建设现代城市为目标,不断优化城乡基础设施环境,连续实施海城河综合整治、绿色覆盖、小城镇建设、城乡路网改造、城乡电网改造等大型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加大农村小城镇建设,形成以腾鳌、西柳、南台等为代表的各具特色的小城镇群体,农村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双高”普九工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积极发展城乡文化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异彩纷呈。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全面加大市中心医院、中医院、正骨医院的改造和建设力度,医疗服务和保健水平不断提高。依法加强环境和资源保护,实施小流域治理和东部矿区、西部沿河污染整治,生态环境建设迈上新台阶。
(五)精神文明成果显著。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围绕时代发展、社会实践和群众需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双十佳”、“四型机关”、“青春建功”等道德实践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活动,公民法律意识普遍增强。突出诚信社会建设主题,广泛开展“文明行业示范点”、“文明企业示范点”评比,“文明行业窗口竞赛”活动及农村“创六户”活动和“四个一”工程,发展企业文化、市场文化和社区文化,大力弘扬“诚信、务实、创新、争先”的海城人精神,形成了文明、向上、和谐、有为的精神风貌。积极开展“双拥”活动,推进军民共建,连续五届保持省双拥模范城荣誉。
(六)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制定实施《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实施意见》,强化各级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各级班子、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显著增强,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职能作用,加强和改善对统、地方武装等组织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立足职能,服务中心的能力水平不断提高。按照中央、省市的统一部署,坚持“全省创一流、鞍山站排头”的目标,全面完成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任务,牢牢群众满意、解决身层次问题、开门搞教育等重点,把先进性教育与发展区域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有机结合,达到了“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的,探索了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健全和完善干部选用管理机制,规范干部绩效评价体系,加大领导干部调整和公开选拔工作力度,实施镇局级党政正职拟任或推荐人选全委会票决制,推动了干部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了“三级联创”活动,实施村级班子素质建设工程,强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专业市场、中介组织和社区党建工作,基层党组织活力进一步增强。在全市市直部门开展争创“最佳机关”、“最佳工作者”的双佳竞赛活动,机关建设水平和机关干部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抓源治本工程,对纪检监察派出和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深入开展“家庭助廉”和“联心户”活动,强化案件查办,加强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