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制度。这都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不容怀疑。
但是,社会主义政治革命的成功,并不能一下子改变生产力落后的事实,不能超越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也就是说,不能立即搞只有在生产力和商品经济高度发展条件下才能实现的产品经济和计划经济。实践证明,我们可以跨越社会主义政治革命的“卡夫丁峡谷”,但不可能跨越生产力发展的“卡夫丁峡谷”。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个道理,中国共产党人是在吸取了苏联搞社会主义的严重教训,更主要是经过自己几十年曲折艰辛的探索,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才终于认识到的。对苏联搞的那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曾说:苏联搞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现在也吹不起牛来。“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他们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重新思考”。而他重新思考后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就是回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上来,按照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商品经济,搞市场经济。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后来苏联解体的严重教训,使党中央终于在1992年下了这个决心,并且统一了全党的思想。
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探索。第一阶段,从1917年列宁在俄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到1992年,主要是探索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的条件下搞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从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开始,探索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第一阶段的后十几年,邓小平同志已经开始了新的尝试,可以看作是一个有意识地向第二阶段过渡、并最终开辟了一条新道路的至关重要、意义重大的时期。
这两个阶段的探索,都是马克思不曾讲过的,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尝试。第一阶段的探索,曾经创造过许多辉煌,但教训也是深刻的。现在,我们正在经历着第二阶段的探索。在这一阶段,“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已经深化为“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怎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社会主义”。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就是在回答这个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一次回答,主要是从执政党建设的角度入手,进行的全面回答;而科学发展观则是从发展的角度入手,进行的又一次全面回答。因此,科学发展观是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道路上,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后产生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它初步回答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现在,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上的探索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有的甚至还比较严重。对这些问题不能小看。能否克服它们,关系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更关系到这条新道路的探索能否最终取得成功。否则,就会像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落到资本主义去了”。现在,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认识到了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找到了解决的根本办法,使我们在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搞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向前迈了一大步。
当初,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科学社会主义,就是看到资本主义畸形发展的弊端,为人类社会指出一条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道路。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深刻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结合中国的实际,按照马克思主义指出的方向和原则,创造性地开辟出了一条以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了邓小平同志的事业,在这一开创性的探索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正是在这条道路上的继续。它的提出,使我们进一步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