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的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是充分发挥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实际上就是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发挥市场的优势,又有效克服其固有缺陷,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现在,世界上搞市场经济的国家几乎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但都没有找到解决这些问题更好的出路。那么,我们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这个特殊本领就是: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对市场经济的缺陷,资本主义国家也有一定认识,想了一些办法。但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资本主义自身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回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历史,资本主义国家几乎都遵循了相同的规律。在发展初期,运用自由市场经济焕发出了巨大的生产能力,获得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很快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弊端的一面就暴露出来,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国内资源枯竭、市场饱和、环境污染、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爆发了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解决的办法,只能是发动战争,对外掠夺资源,强占市场,转嫁国内社会矛盾,从而给人类社会和生产力造成巨大破坏。两次世界大战就是这样打起来的。
二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一些办法,逐步建立起了一套控制市场经济的宏观和微观的经济理论,如凯恩斯主义等,使它们对市场的调控能力有所加强。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资本主义已经解决了市场经济的缺陷。二战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没有爆发像过去那样严重的经济危机,也没有发动新的世界大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掠夺世界的方式和途径有所变化,主要是通过先发优势,通过他们掌握的金融资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等生产要素,在世界上建立了有利于自己的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来实现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成了列宁所说的巨大的“食利国”集团。它们现在主要不是通过发动大规模战争的方式(必要时也发动局部战争),而主要是通过这种所谓的“游戏规则”来攫取财富,把国内矛盾转嫁到发展中国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自身的矛盾。其结果,是造成南北差距越拉越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也有矛盾,但这个矛盾小于它们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所以,资本主义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市场经济的缺陷。它们所能做的,就是把这些矛盾转嫁到全世界,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固有矛盾全球化。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种趋势正在加速。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发展中的大国,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中怎样发展起来,是一道世界性的难题。
可见,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始终是一个充满着痛苦、战争、不平等和不公正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不能解决市场经济的缺陷,不在于它们是否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而在于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即占有生产资料的少数资本家利益集团对资本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使它们即使认识到了问题的所在,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加以克服。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资本主义无论如何不能摆脱百万富翁的超级利润,不能摆脱剥削和掠夺,不能摆脱经济危机,不能形成共同的理想和道德,不能避免各种极端严重的犯罪、堕落、绝望。”
解决市场经济的固有缺陷,只能靠社会主义,靠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关于这一点,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都有明确的论述。
邓小平同志在晚年说了一句很深刻、很有分量、很发人深省、很需要阐发的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在哪里?就在四个坚持。”
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在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更有许多深刻的思想。江泽民同志在最近出版的《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