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在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的理论创新中,处于核心位置。对于这一重大理论,需要从各个方面加以深入的研究和阐发。而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问题,则是首先应该搞清楚的基本问题之一。
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经验过程中概括出来的理论精华,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必然原因,它是与党中央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相联系而提出来的。胡锦涛同志2003年8月28日至9月1日在江西考察工作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他说:“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新路子,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胡锦涛同志在阐述这个重大概念时,联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这不是偶然的。这一点,从随后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关系上可以看得更加清楚。这次会议的主题就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而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思想,正是在这次会议上被正式写入党的文件和会议公报中的。
那么,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怎样的联系,它们二者是什么关系呢?
1992年党的十四大以后,我们开始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结这十几年的实践经验,可以得出两个方面的结论:
第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二者的结合是好的,既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发挥了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整个社会充满了发展的活力和创造力。这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速而稳定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中国发展道路成功的根本所在。这一点,如果和世界上同样搞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的发展中大国相比较,看得更加清楚。就是西方的政治家,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当初普遍怀疑这条道路能否成功,预言很快会失败、出现动乱的声音,现在大大减少了。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是能够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我们已经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道路,一定要坚持这一改革方向,决不能怀疑和动摇。
第二,也要看到,我们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这里既有市场作用发挥得还不充分的问题,也有市场经济固有缺陷带来的问题等。
关于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过深刻的分析。他们指出,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以及资本积累规律等,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市场经济有它的优点,是配置资源和提供激励的有效方式,效率高,有活力。另一方面,也存在明显缺陷,即带有盲目性、无序性等,如不加以限制,会导致发展的不平衡,产生两极分化,破坏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过去我们搞计划经济,否定市场经济,把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丑恶现象都与市场经济联系起来。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市场经济有优点,也指出了它的缺陷,但还没有切身的体会。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我们对市场经济两个方面的情况逐步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所作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就反映了这样一种认识。科学发展观正是在这次全会文件起草时,在党中央集中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在系统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理论精华。它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为今后如何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正确的方针,实际上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