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主导产业。按照“一乡一业、数村一品”的发展思路,修编完成产业布局规划。继续加快农业科技10大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21万亩板栗综合科管,切实抓好江口万亩核桃园建设,提高干果生产水平。稳步发展以猪苓、天麻为主的中药材基地。巩固袋料食用菌生产规模。大力发展生猪饲养、水面放鸭、林下养鸡等畜禽产业,使生猪、山羊、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8万头、2万只、40万羽以上。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山、水、田、林、路建设,大力实施改灶、改厕、改圈工程。新修灌溉渠道10.3公里、人饮工程10个,解决3200人饮水困难;新建集雨水窖100口;改造中低产田2000亩;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建设沼气1500口;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78户1171人、迁移式扶贫120户600人和75座便民桥建设任务;抓好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和公益合作造林建设,完成造林1万亩以上,为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特色民居奠定良好基础。
建立健全服务体系。积极组建产业协会,为农民提供全程优质服务。继续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通过资金上支持、组织上保障、机制上放开,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农业技术人员到基层和农村,为农民提供直接的技术服务。引进推广良种良法良舍,科学使用肥料农药,逐步实现清洁生产。
加强宣传,搞好试点。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有关精神,科学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照整村推进、分步实施、逐步推开的原则,在基础条件较好的6个村率先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
(二)集中主攻生态旅游优势产业。
不断加强生态建设,切实保护旅游资源。继续抓好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坚持不懈地搞好县城和集镇绿化美化工程,改善人居环境。加大生物资源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类偷猎、盗伐行为,保护生态旅游资源。
强化规划指导,培育龙头企业。搞好重点景区景点的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依靠规划指导发展。不断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思路,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全力推进上坝河、朝阳沟、七亩坪3个已开工的旅游招商项目建设,尽快促成天华山开工,抓好平河梁、十八丈、城隍庙、骆驼垭、蒿沟等重点景区的对外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建成县城一日游旅游线路。
狠抓旅游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环境。搞好旅游线路沿途集镇改造和环境卫生整治,加快景区景点配套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快通往重要旅游景点的道路建设,营造良好旅游环境。在广货街和城关地区,新建和改建集停车、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20户特色农家乐及农家宾馆,不断提升“农家乐”水平。
(三)加快发展以矿产水电开发为主的特色工业。
按照外引上规模、内联增活力的思路,鼓励和引导各类非公有制经济把投入重点放到矿产、水电和农副产品加工上来,力争新增个体、私营企业120户。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精神,严厉打击无证勘查和开采等违法行为,全面查处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等牟取不正当利益的事件,坚决关闭破坏环境、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企业。按照“环保第一、安全可靠、符合规划、遵从管理”的要求,一方面下决心抓好现有几个规模规范矿山的技改工作,使之增产增效;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江口冷水沟、大茨沟矾矿和旬阳坝钼矿早日开工。加强协调,搞好服务,加快太山、八宝、沙梁子、大花坪4个电站建设,做好龙王坪、金鸡河、骆驼垭、月河等电站的筹建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板栗、食用菌、中药材、畜禽产品加工业,培育龙头企业,拉动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推广清洁、标准化生产,加快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认证,力争今年再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