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县的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发展形势,突出工作重点,夯实工作措施,才能不断加快生态旅游强县建设。
一、准确把握发展形势
200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克服了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一是县域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完成生产总值4.2亿元,增长11.2%,大灾之后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比较增长20.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2.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8%。二是生态旅游开发起步良好。编制完成了天华山、上坝河、朝阳沟、七亩坪等重点景区建设总规和部分建设详规。上坝河森林公园、朝阳沟度假山庄等一批重点旅游景区顺利进展,旅游项目完成投资3000多万元。三是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2005年完成招商引资项目18个,太山庙、沙梁子、大花坪电站,旬阳坝腰竹沟、江口新铺钼矿等16个项目当年开工建设,实现投资7300多万元。四是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2005年确定的18个重点项目,17个项目开工建设并达到进度要求。县乡公路、农村通信、人畜饮水及贫困人口的居住条件都有了较大改善。西汉高速公路宁陕段建设步伐加快,当年完成投资11.8亿元。五是城镇建设管理初见成效。围绕建设生态旅游县城的目标,投资近600万元,新铺设了东西河堤路、亮化了一河两岸、扩建了兴宁农贸市场、改造了一批背街小巷、整修了城区供水管网。投资近80万元的江口、金川集镇街道硬化工程相继竣工。在建立长效机制的基础上,集中开展了城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城区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六是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县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竞技体育再创佳绩,荣获全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二名。公共卫生、疾病预防体系进一步完善,县乡医院、疾控中心建设得到加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军烈属优抚等制度不断完善。
纵向比,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横向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特别是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与省市有较大的差距。依靠自我积累搞建设的能力较差,建设生态旅游强县还需要付出更大的艰辛和更多的努力。
二、科学定位“十一五”发展目标
在客观分析把握形势的基础上,我们确定“十一五”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目标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一强两增(建设绿色经济强县,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建设一带两区(汶水河综合开发带,平河梁以南的生态旅游和绿色食品产业区,平河梁以北的绿色矿产开发区),提升三大产业(生态旅游、绿色食品、山地药材),实现三大突破(基础设施、特色工业、非公有制经济),推进三项建设(新农村建设、城镇建设、和谐宁陕建设),促进和谐发展。到2010年,生产总值突破6亿元,年均增速保持10%左右;地方财政收入(按新口径)完成140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200元,从总体上步入小康。
三、精心谋划新一年工作
200 年是“十一五”规划的起始年。做好新一年的工作意义重大。2006年的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完成4.5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亿元,增长10%;财政总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15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应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