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企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确保企业职工的合法工资收入兑现到位,绝不能发生无故拖欠、克扣企业职工工资的现象。同时,所有用人单位都必须贯彻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改制企业都必须严格按规定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我们认为,只要企业能严格执行相关的法规政策,企业用工就能得到保证。
3、要加快企业自身发展,增强企业吸引能力。发展是第一要务,富民是永恒主题。俗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中没有一把米、唤鸡都不灵”。要解决企业用工短缺状况,必须加快企业的自身发展。企业只有加快发展,积累资金,壮大资本,家底雄厚,才能为企业职工搞好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等劳动社会保险,才能自觉执行劳动合同,才能规范工资支付行为,及时兑付企业职工的工资报酬、福利待遇,才不会出现侵害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等违规违法现象。我们认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严格管理、强化核算、精打细算是十分必要的,但不能死抠、更不能“抠出血来”,算要算到点子上,管要管在关键上,抠要抠在合理处,用要用在刀口上。如果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暂时遇到困难,要坦诚地向职工说明情况,出台承诺,取信于民,赢得职工的理解与支持。
4、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体系,净化企业用工环境。企业用工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个复杂的企业行为,是一件动态的福利事业。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建立健全监督检查体系。要强化劳动保障监察职能,加大劳动执法监察力度。要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对企业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与职工订立劳动合同等情况,职能部门要进行专项监督和经常检查,依法查处侵害职工权益的行为,把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落到实处。要完善和落实劳动争议仲裁三方机制,健全机构,发挥仲裁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中的主渠道作用。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遏制部分企业不依法为企业职工办理参加社会保险现象,切实遏制部分企业拖欠企业职工工资现象,切实遏制部分企业的非法用工行为,使企业用工逐步进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