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上的新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加快推进县域文化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打造县域特色文化品牌促进城乡经济文化和谐发展。
一、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县域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发展首先是经济的发展,而文化则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文化兴则经济兴,经济发展最终是以文化来衡量。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的文化,不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文化,更不是单纯的“文字游戏式”的文化,它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协调、可持续的文化。对县域发展来说,同样经济是肌体,文化是魂魄。没有经济实力就没有地位,没有文化就难立形象;没有文化品位,就没有灵魂,也就没有吸引力和发展潜力。这样一个没有持久魅力和加快发展内在动力的地区,也就丧失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基础优势,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更无从谈起。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方向。在文化建设上,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
近年来,利津县坚持“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的文化建设思路,切实加大了对科教文卫的投入,县域文化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相比,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文化事业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特别是农村)、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足、文化事业队伍素质不高、文化产业数量小贡献少,文化产业经营方式单一等方面。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和建设,促进县域经济、政治、文化和谐发展。
二、突出特色,打造县域文化品牌
当今文化正处在一个世界多元化相互激荡和交融的时代。在多元化文化思潮中,文化的民族性及地域特色愈来愈吸引着人们的关注。利津依河靠海,特殊的地理优势,造就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黄河口自然地理文化景观,它包括以黄河为核心的黄河文化、以渤海为核心的海洋文化、以湿地为核心的荒漠文化同时也造就了独具特色的黄河口人文历史文化景观,它包括以吕剧为核心的黄河口民间文化、以凤凰城、铁门关、东津渡和李神仙洞为核心的民间传说文化、以胜利油田为核心的现代文化。今后,我们将充分发挥这些特色和优势,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打造富有利津特色的文化品牌,把县域文化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一是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推进县域文化建设。在开放的条件下,地区文化资源不再为一个地区的文化事业和产业所独有,相反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并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现在很多地方打出历史古迹之牌,发展旅游文化的做法值得借鉴。柏寝台是春秋五霸中最大的齐桓公休闲避暑和会盟诸侯的重地。与清代的避暑山庄相比,其影响作用和地位都应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它早早的被毁了。淄博市博山区的原有国家森林公园,在山头上建设了“桓公台”,把齐桓公及齐国的历史名人、把火牛阵及齐国的历史典故都搬上了山头,成为一大景点,从而带动了地方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引起了人们普遍关注。今后,我们要注重挖掘本地的文化资源,制定各方面的政策,重视人文科学的研究和发展,精心打造旅游文化,促进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