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小,经济运行质量还不高,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农牧业缺乏产业化龙头带动,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步伐缓慢,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保障还不够健全,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要解决这些问题和克服存在的困难,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县情,着眼于长远,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全面加强自治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改革步伐。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加快农牧村经济发展,实现农牧民增收的迫切需要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近年来,我县坚持牧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围绕牧农民增收,加强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牧农业科技实用技术推广,引导牧农民发展二、三产业,牧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实现了牧农业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我县牧农业经济发展中还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乡与牧业乡发展差距较大,牧农业总量较小,难以产生规模效益,牧农民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等、靠、要”思想还依然存在,依靠科技致富意识不强等问题。今年年初,中共中(本文源于文秘城 :https://wenmic.cn)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的一号文件,对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作了安排部署,因此贯彻落实好中央号文件,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农牧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力推进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推动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人大各项工作中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一个重大理论课题,更是一项艰巨的实践任务。人大常委会作为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常设机构,肩负着重要使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人大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联系工作实际,认真履行各项职能,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为自治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人大工作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科学发展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是贯彻和把握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重大举措。任何发展都是以经济的发展为物质基础。“千道理万道理,发展是硬道理”。作为人大机关,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中心,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把加快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贯彻到人大各项工作中,围绕县委关于加快发展重大决策部署,从人大职能出发,通过人大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变为国家的意志,保证县委决策的贯彻实施。要从人大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出发,积极探索监督工作的有效形式,努力找准与经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改进监督工作,充分发挥人大常委会的职能优势,为振兴我县经济服务。要按照全县总体发展思路制订常委会工作计划,自觉投身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中,通过充分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为加快发展保驾护航,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良好地法制环境。
(二)人大工作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人大各项职能
宪法和法律赋予了地方人大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人事任免四项职权。人大立法必须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要真正实现依法治县,推进民主法制进程,就必须在立法工作中践行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立法为公的立法理念,制定出能够充分体现最广大群众利益,反映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的法律法规,既要为保障经济发展立法,也要为促进社会各项事业进步立法。监督工作要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