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不符合要求设定的行政审批项目。为此,我们要按照“法无禁止即自由”的理念,对法律法规没有明文规定的审批项目一律取消,对保留的审批事项向社会公布,提高审批的透明度,对已经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加强后续监管,防止管理脱节。同时深入推进“并联审批”,进一步健全审批网络,完善审批流程,并逐步推进“并联审批”。
⒊全面开展招商引资服务。健全联系点制度、重大项目领导跟踪服务制度、领导接待日及现场办公制度,对重点项目采取现场办公、跟踪服务、定期回访。对区内引进的注册资金超过万元的招商项目,实行特事特办,只要手续齐全,实行当天受理当天发照,注册资金超过万元的重大项目实行跟踪服务,全程代理帮助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工作,通过私营企业协会、外地在宁企业协会、个体协会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加强与“区行政服务中心”的协调,支持“一站式服务”和“政务超市”的建设。
三、推进依法行政,维护经济发展良好秩序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工商部门应努力创新监管方式,严格依法行政,维护新区公平竞争发展秩序。
⒈加强后续监管、长效监管。随着市场主体准入门槛的降低,市场主体的数量必将剧增,工商后续监管必需加强。市场主体获得准入后,是否按照许可的规定从事经营,是否虚假出资、抽逃资金,资金分期到位的是否按照规定时限出资到位,市场交易行为是否违法等,都需要长效监管予以有效监管。为此,工商监管必须实现由事前监管向事后监管、由静态监管向动态监管、由单一监管向全面监管发展,提高执法效能,实现职能到位。
⒉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监管”。在执法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观念,如对经营场所、住所检查,对涉及个人物品扣押等强制措施实施,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此外,在严格执法的同时要热情服务,实行“五严十宽”制度、“无举报不检查”制度、“首次违规警示教育”等制度,坚持重教育、轻处罚,先教育、后处罚,变事后监管执法为事前引导服务避免“一查、二罚、三吊照”生硬执法现象的发生,有效地推动行政执法工作的深入开展。
⒊加强执法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在日常监管中,努力做好案件核审把关工作,提高办案质量。同时做好年度执法检查工作,切实纠正执法不严格,执法不文明、违反法定程序执法及乱收费、乱罚款等问题,严格实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力争做到依法办案无错案,复议不撤销,诉讼案件不败诉,让领导、群众和企业都满意。
⒋加强培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行政执法队伍的素质高低是依法行政的关键,为此必须加强行政执法队伍自身建设。一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业务培训。要将学习法律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作为当前培训的重点,不断增强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同时在执法实践中要准确掌握和运用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执法权限、执法程序和执法范围履行执法职能,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二是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开展思想教育活动。要抓好反腐倡廉教育,坚持头上治理腐败,增强干部防腐拒变的能力;认真查找在服务态度、行政收费、执法办案、秉公执法、内部管理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树立“服务型工商”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