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就是要充分发挥我市自身优势和特色,以生态为前提和基础,打造生态园林城市、最佳人居城市;以文化为内核和灵魂,打造历史文化名城;以旅游为经济外化手段,打造优秀旅游城市,主动迎接辐射,融入长三角,将池州建设成为长三角的后花园。
⒉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辅射带动作用,做大、做强、做美池州主城区
加快城镇化进程关键是要强化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池州主城区城市性质:安徽省长江南岸的中心城市之一;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区北部服务中心;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山水园林、港口城市。建设范围:东到马江公路,南至火车站,西至秋浦大圩,北到长江。因此,我们要抓住当前全国范围内城市建设的大好机遇,放宽眼界,做大、做强、做美中心城区。
首先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拉开中心城区框架,努力推进主城区东进、西连、北拓、南移,为城市发展提供广阔的自然空间。东部马江公路建成运营,江口工业开发区逐步向东拓展延伸,“齐山—平天湖”这一天然生态公园开发已提上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向南,贵池民营工业园初具规模,并不断壮大,随着铜九铁路及沿江高速公路的即将建设,高速公路下线及火车站站前区将快速发展;向西,启动建设杏花村文化园二期工程,按规划搬迁三元化工厂、造纸厂、农药厂等企业,城市西部空间将得以释放;向北,随着池口防洪墙的建成,城市北部连年遭水患之忧已经化解,港口桥的建设更是为池州港锦上添花,城市北部滨江岸线面临再次开发机遇。这样,一个东湖、西村、南山、北港的特色城市构架就初见雏形,为我市建设一座水在城中、城在园中、楼在林中、人在绿中极具文化韵味及地特色的江南名城打好坚实的基础。
其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详细划分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建设用地和不可建设用地的范围、界线(红线、绿线、紫线、蓝线)及改造、开发强度,并制定永久不可建设用地的控制、保护措施。坚持内涵挖掘与外延拓展结合,向外随着新市委大楼的落成,规划建设新的城市行政服务中心,城市内部随着埃力生集团对池州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的成功收购重组,池州铅锌冶炼厂及其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的城西部原池州农药厂、三元化工厂等工业用地将成为城市宝贵的土地资源,通过市场手段盘活这些城市用地,将为城市再发展提供空间支持。
再次,加快社会公共设施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继续完善城市干道网工程,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开辟绕城道路,疏散过境及货运交通。开辟城市内部自行车通道、步行通道,使城市内部交通的可达性落实在城市内部街区。城市排水设施逐步实行雨污分流制,尽可能保留池、塘、沟、渠等自然水体,开辟低洼地为水产养殖区或城市景观区,提高雨水的蓄水能力。建设雨水管道,使降落在城市的雨水能就近注入自然水体,推广实行可渗透性道路铺装,降低径流系数,节省汛期的电力排放运行费用;建设污水截流干渠,完善污水管网,建设生态化污水净化厂,提倡污水的回收利用。统筹规划安排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卫生城市大型社会公共设施建设用地。
今年市政道路建设主要是以贯通及配套完善为主,年底前要全面贯通百牙东路、青阳路,拓宽人民路,同时配套完善给排水、路灯、绿化、通讯、燃气等设施,要求做到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力求建一条成一条美一条亮一条,避免重复开挖现象发生。另外九华山大道、齐山大道、南外环条主干道正在进行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把生态建设、环境建设放在战略地位。
科学发展观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可持续发展,就是在现代化建设中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生产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