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同志亲临江苏、亲临×视察时,特别强调:“要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课题,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认识深化和理论升华,是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中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江苏“两个率先”,是党中央和胡总书记对江苏发展的最新要求,也必须是×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最新指导思想。
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部工作的生命线和永恒主题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发展问题。毛泽东提出了“球籍”问题;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江泽民提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胡锦涛强调“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的是“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仍然是发展,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要义。对正处爬坡、正在崛起的×而言,讲发展的意义更加特别。
发展是×经济工作、政治工作、文化工作等全部工作的生命线。一个国家要赢得国际上的尊重,自身必须有实力,否则落后就要挨打;一个民族要昂然屹立世界之林,自身必须有生存空间,否则就要被开除“球籍”;一个地区要引起人们关注瞩目,自身必须有骄人业绩,否则就会“边缘化”。赢得尊重、赢得生存、赢得关注,关键问题就是发展,快速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回顾×,建市七年成就不俗:年—××××年从亿元增加到亿元,增长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元增加到元,增长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元增加到元,增长倍。但环顾×,我们更应感到焦虑和警醒:置身江苏,我们是个地级市的第位,与苏南的差距在扩大;置身东部发达省份的不发达市份,我们人均等主要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尚有较大距离;尤其是看了《温台宿大碰撞》,我们在为温台经济辉煌叫好的同时,是否反思一下,相似的市情、相似的区位、相似的基础,我们到底落后在哪里?警醒之余,我们能否得出这样一个启示:发展是×全部工作的基础,加快发展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发展是××实现赶超、全面崛起的永恒主题。主题是关系全局、具有战略意义的主要问题,是一定时期一个地区发展变化的总特征和总趋势。×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是发展。世纪头年,党中央对江苏的厚望和重托是抓住机遇,实现“两个率先”;省委正视×市情实际,希望尽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市委市政府根据省委要求,作出“”规划:即在年左右争取实现人均美元,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达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美元。×要如期完成上述目标,就必须在未来年和人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速,这是一个需要全力拼搏才能够得着的目标。即使到年,我们顺利实现规划目标,我们的发展水平才达到苏南现有水平。届时我们追赶苏南、追赶全省平均水平、达到苏北先进水平的任务还是相当重。可见,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发展仍然是、应该是、必须是×实施追赶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崛起的永恒主题。
经济建设是×须臾摇摆不得的工作中心。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发展就没有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物质基础和物质财富的极大增长,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当前,在发展问题上存在两种误区:一是认为压倒一切,一俊遮百丑;二是认为不能代表一切,从而否定。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加以肯定或否定。作为经济总量增长的第一指标,是一个地区生产物质财富的主要标志,对发展中地区尤其是落后地区,始终是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结合×市情,农业人口多、城市基础差、经济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