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着眼于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向全党发出了提高执政能力的部署。由于党的执政活动主要通过各级国家政权组织来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通过各级政府的工作与社会公众相联系,因此,政府行政水平直接影响党的执政活动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提高政府行政水平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学习贯彻好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就要求各级政府根据各自工作的性质和特点,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加强政府行政能力建设。
一、加强政府行政能力建设,根本在于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各级政府要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快转变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主要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活动,集中精力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是第一次以党的文件的形式对政府管理经济工作的行为准则进行了科学定位,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对政府职能的全面概括,也指明了政府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问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依法行政、着力建设有限政府与法治政府、服务政府与透明政府、受监督的政府与可问责的政府,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政府工作才能得到人民满意的评价。当前,要着力抓好四个环节:一是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继续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增强企业和整个社会经济活力与效率;二是全面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能和工作效率;三是更加重视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特别要大力推进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公共事业发展,扩大就业,提供社会保障,建设公共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四是增加工作的透明度,推行阳光政务,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坚决纠正和处理待遇不公、执法不公、分配不公等问题,保证政府行为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二、加强政府行政能力建设,关键在于抓住发展第一要务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解决一切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因此,各级政府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思想,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首先,要促进全面发展。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政府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要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促进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其次,要加快发展速度。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善于抓当前的政策机遇、发展空间、后发优势、发展潜力等一切积极因素,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用现代化的理念发展工业、用市场化的理念推进第三产业,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第三,要领导和谋划改革。既要充分运用有利条件大力推进改革,又要审时度势,稳妥推进改革。重点要处理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的关系,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