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损害群众利益或者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哗众取宠、沽名钓誉的人不会被重用。
新时期组织工作树立科学发展观,必须打牢执政基础,树立和落实科学的群众观。
树立科学发展观,说到底,就是要求各级组织部门和党员、干部,必须把满足人民的全面需求和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重点,把关心群众疾苦作为第一责任,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农村党建促发展。坚持紧紧围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稳定长期保持,城乡差别逐渐缩小。当前,要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和“双培双带”工程活动,扎实做好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工作,建立健全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和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等工作机制,保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常抓不懈,使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组织持久得到加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得到快速持续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得到不断推进。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国有企业党建促发展。坚持紧紧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企业改革发展这个中心任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加快公有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要根据国有(集体)企业组织形式、产权结构和经营方式的新变化,积极探索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径和办法,为使国有企业成为加快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提供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社区党建促发展。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拓宽领域,丰富内容,创新形式,积极探索建立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驻区各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工作协调机制,促进社区经济快速发展,不断完善社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功能,为建立“大社区”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党建工作。坚持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统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对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设置的新要求,积极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有效形式,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村企联建等方式,加大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设置力度,规范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实现党建理念与工作思路、活动方式方法的创新,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党员发展与教育管理工作。坚持把以人为本观念落实到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之中。当前尤其要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做好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等党的力量薄弱领域和农村、国有企业生产一线发展党员的工作,进一步改善党员队伍的结构和分布;加强对在岗职工党员的双重教育管理,以及下岗失业职工党员和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努力探索新时期让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教育管理机制,切实发挥党员在各个领域的先锋模范作用。
新时期组织工作树立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的人才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扩大了人才内涵,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人才的认定标准,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人才评价理论。树立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科学人才观,特别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强调对人的尊重,竭尽全力地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支持人才,把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作为头等大事。全面落实以人为本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