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链接。今后要尽快制定循环经济发展中长期战略目标和分阶段推进计划,要抓好各类循环经济的试点示范工作,加快典型经验的推广。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循环经济。要在大力发展“三大产业”中全面融入循环经济理念,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无害化处理和社会消费等环节入手,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不断提高循环经济比重,提高循环经济层次和覆盖面。
第三,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环境监督管理是环保部门的基本职能,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严格环境执法,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维护群众健康和环境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一是要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防止新污染源的产生。认真贯彻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将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从建设项目扩大到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各项规划,在法律上确立了环境保护参与宏观综合决策的地位。重点抓好规划环评和大项目环评,通过环评参与综合决策,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对未按规定履行环评报批手续等环境违法行为要依法查处。二是要深入开展以“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保障群众健康”为主题的环保专项整治行动。要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污染排放标准,淘汰污染严重的企业、生产工艺和设备。充分利用环境执法手段,推进小袜业、小酒厂、小造纸等重污染行业的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
第四,加大环境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先进的环保理念。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不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其他任何治理环境的措施都难以奏效,宣传教育是环境保护的治本措施。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宣传转变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先进的环境保护理念。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加强环境保护,才能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才能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树立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点。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宣传活动,促进转变不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方式,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