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发展经济,人才先行”的口号。八十年代初期,引进上海“星期天工程师”和“三线”企业,集聚了一批国内人才。昆山又在全省较早地开办人才市场。现在,每年举办各类人才招聘会多期,成立博士后工作站,兴建留学人员创业园,启动实施“工程”。截至××年,全市人才总量达到万人,每万人中人才拥有量居全省县市之首。
在大量引进人才的同时,昆山人坚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把品德、知识、能力、成果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只要有一技之长,就会创造条件,使其能够人尽其才。昆山根据本地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引进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托普信息技术学院、台湾登云职业技术学院、洛阳外国语学院昆山分院、清华科技园昆山分园,加快职业技术人才的培育。据测算,这些学院全部投入运行,昆山每年可以增加万多名大专以上职业技术人才。
为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品位,昆山市提出围绕“爱昆山、讲道德、守秩序、树新风”为主题的文明素质提升工程,用年时间,实现社会秩序进一步改善,文明新风得到弘扬,全民学习风气更加浓厚,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深化,市民文明素质明显提升,城市形象崭新塑造,城市品位显著提高。
随着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昆山已经成为一座移民城市。截至××年,全市登记的外来人口达万人,境外人口万人,与本地人口相比,接近%。因此,昆山市委、市政府提出开展服务“新昆山人”、教育“新昆山人”活动。开展了“百名文明新市民”评选;把“新昆山人”纳入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范畴,去年名“新昆山人”接受了正规就业培训;为吸纳“新昆山人”子女入学,全市投资万元,共吸纳名“新昆山人”子女入学;编辑发放了《昆山新市民幸福指南》小册子,为“新昆山人”全方位了解昆山、熟悉昆山、知晓昆山提供了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