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但我们个别同志对群众的态度不冷不热、对群众感情不深不真,对群众的疾苦不管不问。我们一贯提倡进百姓门、听百姓音、说百姓话、办百姓事、解百姓难、助百姓富,但扪心自问,我们的个别干部对群众困难了解多少,对群众的问题解决多少。前不久我们和社区居民座谈,居民反映出了实实在在又急需解决的30多个问题,反映出的这些问题我们的有关部门和同志你们了解多少?去没去过、看没看过、问没问过,是否处理解决过。
上述现象虽然存在于我们的个别干部和部门,但是它影响了我们的整体形象,影响了我们与社区群众的鱼水之情,阻碍了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县委决定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三深入三落实”活动。“三深入三落实”就是我们的广大党员干部要经常深入农村、深入社区、深入分管联系的系统(部门),抓解决群众疾苦的落实,抓化解社会矛盾的落实,抓完成工作目标任务(当前主要是制定全县“十一五”规划)的落实。通过这一活动,来切实转变我们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二)以群众满足作为第一标准,明确“三深入三落实”活动的要求
加快发展,首先要解决好群众疾苦,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执政要求体现在各项工作中去,营造一个人心思进、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各级干部,非凡是领导干部,要坚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深入到积怨较深、困难较多、发展较慢的地方去,在排忧解难、化解矛盾、推动发展中让群众满足,从而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进我们同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
一是深怀爱民之心,问题在一线发现。对群众是否有感情是衡量我们党员干部党性强弱、信仰坚定与否的重要标准。开展“三深入活动”,就是要大家深入农村、社区、企业、系统、部门,咨情问计,把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来,把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弄清楚。可我们有些同志下基层往往就是“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中午吃顿饭,拍拍肩膀:兄弟好好干”,把联系群众、解决群众疾苦当作表面文章应付了事,没有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没有和群众推心置腹的交流,没有真正把握社情民意,对群众疾苦更是知之甚少。古人说“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你不深入了解群众疾苦,又怎么能为群众办实事?从现在开始,要按照“三深入三落实”的要求,各级干部要走村串户,访贫问苦,体察民情,征询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和看法,了解群众在产业发展、基本建设、子女入学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尤其要深入吃饭穿衣有困难的特困户,把致贫的原因找出来,把发展的项目规划好,把帮扶措施落到实处。我第一次到中坝村去,老百姓不愿跟我摆龙门阵,以为我也是在搞形式,后来我们用真心为民的实际举动感动了群众,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信任,老百姓也就愿意掏心窝说真话了。对待群众只要有真感情,群众就会讲真话。因此,我们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入基层,主动融入到群众中去。-cnwmz.
com版权所有
二是恪守为民之责,困难在一线解决。孟子说过:“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金溪“9.27”沉船事故发生后,下河街社区的居民自发捐赠了2000多元,帮县委政府分忧。捐款数额虽然不大,但其主动替人分忧雪中送炭的精神和举动实在令人感动,这说明什么?说明群众是纯朴的,只要我们敬他一尺,他就会还我们一丈。当前,我县农村、社区中还有许多困难群众,吃不饱、穿不暖的人还有,身患疾病住不起院的还有,子女升学了没钱交学费的还要有。我们的群众存在困难,假如党和政府不去帮助解决,他会怨谁?他又会信任谁?让群众安居乐业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