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应该认真思考、探索、践行的课题。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和谐交通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优质、高效、诚信、和谐新交通必须高度关注民生。交通部部长李盛霖在2007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三个服务”其核心就是交通要关注民生,服务民生需求,也就是要求全体“交通人”树立交通的发展一切为了人民的理念。
首先,交通作为公共服务行业必须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又好又快地发展建设,改善服务。公共服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事业的发展,也是改善民生,提高人民幸福感的重要途径。改善公共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交通事业的发展,而交通事业的发展水平又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是因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成果最终都将通过交通建设的成效惠及人民群众。在前两个“五年计划”内,我们的交通特别是公路交通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村村通公路,户户有车辆已不是不可及的现实。但就整个行业的服务条件而言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需求。为此,要实现交通的全面振兴,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的理念,把交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更高水平的交通建设发展成就,协调社会人文环境需求,促进和谐交通发展。
其次,交通作为公共服务行业必须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加大宣传力度。交通行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作为“交通人”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加大宣传力度就是要让全社会、全民进一步认识交通,理解交通,支持交通,发展交通。“交通人”以勤劳、朴实著称,一贯来习惯于埋头工作,守好家园,注重经验积累,自享其乐,不优于也不乐意与外界主动联系、拓展,使社会和人民对交通的某一个成就需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认识过程,因而一方面造成社会和人民群众对交通的诸多误解,另一方面也有损“交通人”的形象,妨碍交通事业的发展。究其原因是我们“交通人”视野不开阔,思路还没有很好拓展,对社会、对人民群众的宣传力度不够。纵观建国近60年来没有一部完整的电影宣传交通,塑造交通。即使当今影视业蓬勃发展时期,塑造、宣传交通的也是凤毛麟角。造成这样的局面难道是交通战线没有素材,没有人物吗?不是!主要是我们的理念还没有很好转变。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交通,无论对内还是对外,我们必须舍得投入,更新观念,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把交通推向全社会,让全民在共享交通建设成果的同时参与交通,了解交通,支持交通,共建和谐交通,和谐社会。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每个“交通人”在发展交通,建设交通中始终把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包括全体“交通人”在内的根本利益放在最突出的位置,让全体人民共享交通发展成果,共建和谐交通,为创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