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伟大实践和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资源。如果把毛泽东思想的来源同马克思主义的来源比较一下,我们既可以看到它的显著而鲜明的一脉相承的继承关系,也可以看到它的显著而鲜明的与时俱进的发展关系。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来看,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别突出的贡献,带有根本性的有两条:一条,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明确凝炼地概括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一条,是毛泽东同志把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准确精辟地概括为实事求是。这两句在全党全国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话,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首先是思想路线的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抓住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这两条,我们党就抓住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精髓,抓住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合点和落脚点,从而才打破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樊篱,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了中国的基本国情,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才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革命才势如破竹,节节胜利;我们党才对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行了科学总结,使之上升成为科学的理论形态。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不但对我们党具有伟大意义,而且对中华民族具有伟大意义。毛泽东思想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也谱写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前可超古人、后可启来者的理论新篇章。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教训,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的基本成果,是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一整套方针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首先从解决思想路线问题入手,他在反复强调和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出发点的同时,把解放思想提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这不但在三中全会前后的历史环境下是极其必要的,也为后来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所充分证明是完全正确的。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首先解放思想。不解放思想,就不能拨乱反正,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不解放思想,就不能废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实现全党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不解放思想,就不能正确总结历史经验,真正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不解放思想,就不能实行改革开放的新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打不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不解放思想,就不能正确判断国际局势和世界主题发生的深刻变化,也就不能制定新的国际战略。客观世界在不断发展,党的事业在不断前进,解放思想也随着客观世界和党的事业的发展前进而不断赋予新的内容。
邓小平理论这个里程碑、这面伟大旗帜的确立,不但是我们党理论建设史上的大事,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大事。它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颠扑不破的真理,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开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