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要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上,实现新飞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包涵两层含义:一是,对县以上领导层,要通过实践锻炼、学习提高等多种途径和手段,扎实提高他们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这方面的工作,一定要使我们的干部有知识恐慌、本领恐慌的紧迫感,一定要有扎实措施,一定要抓得紧而又紧,务求实效。二是,广开才路,不拘一格,放手做好从群众中、从实践中选拔优秀人才的工作。“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毛泽东同志说,领导者的责任,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邓小平同志说,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陈云同志说,善用各种人才,才能成大事业。江泽民同志说,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险考验的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这些重要论断的基本精神是完全一致的。选择人才,不要被各种陈腐观念挡住视野,尤其不要被我们法制和制度的不完善而造成的弊端束缚手脚。我们应该超越封建主义、超越资本主义,树立起适应时代、实践和科学发展要求的新的人才观。放眼全国,放眼世界,哪里人才济济、群星灿烂,哪里就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我们的时代,是需要千千万万人才,也必将造就千千万万人才的伟大时代。各类人才的充分涌流,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充分涌流,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充分涌流,必将极大地推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极大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极大地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第四,要在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理论联系实际上,迈出新步伐。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一次比一次更高级、一次比一次更生动,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马克思主义真理和人类社会一切真理性认识的发展道路,也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发展道路。从实践中来,感性认识经过概括提炼升华为理论,这是一个过程;到实践中去,理论经受实践检验并在指导实践过程中得到丰富发展,这又是一个过程。这两个过程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属于前一个过程;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推动我们事业的发展,属于后一个过程。完成前一个过程的任务是伟大的、艰巨的,实现后一个过程的任务同样是伟大的、艰巨的。这里的关键,是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素质。理论素质是领导干部最重要的基本素质。理论素质的养成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不能搞“短期行为”,必须下日积月累、艰苦持久的功夫。要按照胡锦涛同志关于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的基本要求,扎实而又持续地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思维、理论概括、理论指导和理论创新能力。
全党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紧紧依靠最广大人民,倍加维护稳定,倍加珍视团结,倍加顾全大局,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就能克服任何困难,战胜任何风险,经受任何考验,不断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