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新突破
发展,实现各地区的和谐。长期以来,我国明显存在着东部、中部和西部级差型的发展态势。改革开放后,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拉大。同城乡差距一样,区域差距也将成为我国现代化的巨大障碍。今后,我国将通过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以及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的战略布局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各方面、各领域的和谐。我们知道,人类社会是一个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只有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做到既有所侧重,又整体推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今后,教育、公共卫生及社会保障将是我国努力改善的重点。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的活动包含在自然发展的范畴之中,人的活动的主动性也应该服从自然演变的规律。今后,加大资源的保护力度、积极防治环境污染、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
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实现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和谐。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明显加快,各种冲突和摩擦也日益增多。近年来,突出表现在对战略资源的争夺和贸易摩擦上。中国要寻求进一步发展,理顺同外部的关系也必不可少。
总之,促进社会和谐,就是要使当代中国社会步入民主法治完善、充满公平友爱、活力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社会。
三个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