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要把统筹兼顾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一个基本的方法论原则。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把贯彻这一原则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党和政府组织指导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就是统筹兼顾各个方面工作任务和各个方面利益关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内政、外交、国防需要统筹兼顾,改革、发展、稳定也需要统筹兼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需要统筹兼顾,政策建设、制度建设、法制建设也需要统筹兼顾;东部、中部、西部发展需要统筹兼顾,城市、农村以及城乡结合部的发展也需要统筹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需要统筹兼顾,先富阶层、后富阶层以及困难群众的不同利益需求也需要统筹兼顾;人口增长、资源开发、环境保护需要统筹兼顾,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上层建筑调整也需要统筹兼顾……可以这么讲,和谐社会建设拓展到哪里,党和政府就要把统筹兼顾原则贯彻到哪里。我们党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执政党,其基本功能和领导方略,就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把提高统筹兼顾的能力作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任务来抓。要在总结和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改进和创新统筹兼顾的领导方法,健全和完善统筹兼顾的工作机制,从而不断提升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水平。
要把维护公正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公平和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核心价值取向。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要在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这个关键环节上求得新突破。要根据社会生活多样化发展的实际,把公民在基本权利上的公平不断向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社会保障公平方面延伸和拓展,构建一个完整的社会公平体系。要使社会公正政策化。要依循公正原则制定和调整方针政策,努力使各项方针政策既能保证相关的社会公正要求落到实处,又对促进各个方面的社会公正发挥强有力的导向作用。要使社会公正制度化。切实把公正原则深入贯彻到制度建设中去,把体现和维护社会公正作为完善制度的根本取向,从而用具体制度来保障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的公正。要使社会公正法治化。党和政府要把依法维护社会公正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不仅要把公正原则上升到法律层面,而且要把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司法公正原则落到实处,以法律的权威性来贯彻和体现社会公正的神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