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三个代表 >> 正文
培育五感 构建和谐社区

的和谐。居民对生活社区的认同,是安居乐业的前提。只有将群众对组织的信任和依靠转化为对社区的认同和归属,才能使他们热爱并精心呵护自己生活的家园。导入居民来到真新,苦于人生地不熟,在住房解困的同时,面对钢筋水泥森林,心中油然升起孤独寂寞、无助无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使邻里之间重新回归以往那种关爱互动的温馨氛围,街道于2002年开始建设社区邻里中心,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将陌生的居民聚拢在一起,让他们各显其能,也各得其所。如今每个社区都建成了400㎡—600㎡不等的邻里中心,中心的健身房、活动室里,居民们休闲娱乐,其乐融融;市民学校、阅览室内,老少共读,学习互进。
   
    四、从协调沟通入手,让居民的事自己作主,帮助群众在社区中找到主人感
   
    居民自治是社区建设的方向和趋势,也是构建和谐社区的本质要求。将居民当成社区建设的主体,扩大其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其依法享有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是推进和优化社会管理的一个基本内容。在构建和谐社区的实践中,党工委探索建立了一系列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制度,倾听民意、集中民智、发扬民主。我们发动社区中的骨干分子成立社区发展协调委员会,创办《真新人家》,对百姓关注的实事工程、社区热点问题进行报道和评点;建立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制度,让社区居民选出代表共同参与地区性、社区性、群众性、公益性等重大事项的谋划与决策。不断完善评议会、听证会、协调会等市民参与机制,在党组织的总揽协调下,通过评议会,组织居民对居委会、业委会和社区的物业管理工作进行评议;通过听证会,把一些涉及社会救助、小区改造等热点问题交由居民去讨论、决定;通过协调会,大家平等地协商小区的建设与管理。
   
    五、从满足多元需求入手,让居民美好的愿景变为现实,帮群众在生活中找到幸福感
   
    构建和谐社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将关心人的物质需求转移到关心人的精神需求,把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当成我们构建和谐社区的终极目标。文化是和谐社区的媒介。党工委以群众是否满意为准则,围绕居民乐有场所、动有去处,一手抓社区功能的完备,一手抓社区文化的繁荣。近年来,建成了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教育培训中心、社区助老助残服务中心,1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12个分中心,1个社区信息中心苑和9个社区信息分苑;建设了共12万平方米的嘉美绿地、双河绿地和金沙绿地、社区公共运动场。以这些设施为阵地,组建起虬江书画社、真禾艺术团等150余支群众文化团队,群众自编自导自演,在让社区群众娱乐享受的同时,也陶醉其间、自得其乐。街道还通过出资购买公益性的文化产品,提供让普通百姓共乐,“走到一起来”、“同唱一台戏”等丰富的精神大餐。
   
    构建和谐社区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要求我们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坚持发展服务群众,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凝聚民心、走向和谐。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构建和谐社会中切实巩固党的执政…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做好农民…
       构建和谐社会的两个核心机制机会…
       和谐社会建设多元化社会治理结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难点重点农…
       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与保障
       构建和谐社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和谐社会的法治内容
       将企业发展融入构建和谐社会的进…
       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益探索
     
    县委人口和计划生育意见
    家庭暴力现状调查报告
    县幼儿园冬季运动会串词
    劳保局完善民主管理发言
    召开中共市委全会的讲话
    杨善洲事迹报告会的领悟2则
    致个私企业新年慰问信
    乡镇武装会议讲话
    区委节能减排汇报
    人事局发展档案管理制度
    培育学生良好习惯交流材料
    质监局名牌产品培育方案
    培育部属三个技巧
    精心培育廉洁文化促进企业和
    干部作风整顿教育五查五树活
    构建人口与计划生育五大管理
    倡导和谐理念 培育和谐精神
    大力培育社会主义和谐精神
    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学校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个代表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