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重建社会和谐的实践逻辑
。两种压力又从反面说明了人们对信任的无限渴望。因此,供给信任才能给造成内敛压力的事情加压,给造成扩张压力的事情减压,从而形成信任建构的强势境域。
从虚无缥缈转向实实在在。信任是伦理实践的重要范畴。社会信任是全社会亿万人民的事业。今天,我们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界研讨社会和谐,全国上下建设新农村,都需要重建社会信任。真正重视、关心、爱护群众,真正密切联系群众,反对矫揉造作、一味煽情;反对空喊口号、劲吹泡沫等华而不实的行为,信任关系才能被建构起来。就个体而言,要真正身体力行,拿出诚意与热情,取信于人;就国家而言,要政策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取信于民;就政府而言,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取信社会。求真务实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作风。一旦这种作风变成群众的作风,人们就能够从希望失落走向行动创造,从心理失衡走向人格改造,从二元分化走向理解包容,信任就可能从虚无缥缈的设想与期望变为实实在在的正常与理性的生活方式,和谐社会秩序就会更加自然、持久。
三个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