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增进党的团结统一。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增强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坚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各个方面做群众的表率。一步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党员、干部的心里到底有没有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不是看言论,而是看实际行动。如果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人民群众着想,干群关系自然就会和谐。
第三,要坚持正确导向,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必须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随着信息传播技术迅速发展,我国社会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突出的表现是出现了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互联网及其博客等已成为功能强大的新兴媒体;我国又正处在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西方文化的渗透,各种价值观念的激烈碰撞,对社会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的形成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因此,要有效整合多种媒体和宣传资源,有效引导网上舆论,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要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机制,及时发布准确信息,表明政府部门的立场态度、处置意见,最大限度地压缩噪音、杂音的传播空间。新闻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促进全社会和谐理念的形成、和谐精神的培育。
第四,要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不是空中楼阁,必须体现到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之中。广泛开展群众性和谐创建活动,是广大干部群众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是把和谐社会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城乡基层的重要载体。我们要以创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为重点,以创建和谐企业、组织为支撑,以创建和谐家庭为基础,把和谐创建活动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要以利益调适、心态调整为重点,以社会共建共推、群众广泛参与为途径,积极营造人人讲和谐、人人促和谐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