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稳定,是《联合国宪章》基本原则。总之,和谐世界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世界,是一个有着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安全新秩序的世界,体现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
正因为和谐世界理念是人类共同的文化成果,和谐世界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期盼,它理应为世界各国人民所认同和接受,可以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和谐世界的实质是不同文明的共存共赢
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指出:“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各种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高低优劣之别。”温家宝总理在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演讲时也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特征。文化多样性之于人类社会就如同生物多样性之于自然界一样,是一种客观事实。只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使人类文明得以发展。”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有60多亿人口,200多个国家,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存在不同的信仰和价值观。正是这些不同文明的相互依存、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映生辉,才构成今天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承认并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是实现和谐世界的基本前提。从理论上说,要和谐,首先要有多样性的存在,要有多种不同特点的事物的存在。周太史伯认为,六律相和才能产生悦耳的音乐。只有同一种声音,不可能产生优美的乐调。《尚书•舜典》:“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左传》襄公十一年:“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不同的事物只有共处兼容,才能产生新事物;反之,排斥异己,只允许相同的事物共存,事物就得不到永续发展。辩证法认为,多样性是世界的本质属性,是世界发展进步的动力。作为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文化更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不同文化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人类文明成果具有共有性和独特性两大特点。一方面,它们是全人类共同创造、共同发展、共同分享的文化成果;另一方面,它们又总是与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社会形态、国家制度、民族特点、甚至地理环境相结合。人类在其发展史中创造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文化。每种文化都在历史长河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正因为文化的多样性,使人类能够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使各自的文化能够保持活力。各民族的文化遗产都具有独特价值,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多样性是交流、创新和创作的源泉,是人类发展的动力之一。离开了多元文化的发展,我们将面对一个思想日益枯竭、创意日益平庸、生活日益单调的世界。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一样,单一性导致脆弱性,多样性产生稳定性;单一性导致极端性,多样性产生包容性。因此,我们应该像保护物种多样性一样保护文化多样性,全力维护和发展人类的文化多样性。
目前,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