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段,和谐是协调的目的。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加强协调、注重均衡,努力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备、速度相宜和效益质量兼顾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突出发展的永续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之一。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树立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理念,从传统的“人是自然的主人”转变为“人是自然的成员”;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其内涵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统筹兼顾的思想,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坚持统筹兼顾,要求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坚持统筹兼顾,必须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要求,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坚持统筹兼顾,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有矛盾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正视矛盾,积极主动地找到化解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应特别注意兼顾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兼顾发展能力强群体与发展能力弱群体的利益,兼顾改革中受益较多群体与受益较少群体的利益,兼顾先富群体与后富群体的利益,兼顾不同行业、部门、群体之间的利益,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环境。
坚持统筹兼顾,要求我们必须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在坚持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妥善协调各种具体的利益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从法律、制度、政策各个方面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从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执法司法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