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有效规范服务领域经营行为;另一方面,积极建立和完善工商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和消费者参与相结合的消费维权新体系,大力推进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形成了总局、省、市、县局和基层工商所五级贯通和覆盖城乡的12315信息化网络。目前,“一会两站”建设发展迅速,12315站点进村镇覆盖率达48%,进社区覆盖率达63.8%,12315网络进商场、进超市、进企业范围不断扩大,受理处理消费者申诉举报和调解消费纠纷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此外,全系统还深入开展消费教育和消费引导工作,积极引导成熟消费、节约消费和文明消费。近5年来,全系统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80.2万件以上,受理消费者申诉案件361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2.7亿元,有力地保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依法行政和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一是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工商总局涉及的57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清理,共取消29项。二是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全系统基本做到面向社会和服务对象全面实行政务公开。特别是2005年12月,工商总局向社会免费公开商标信息网上查询,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目前,全世界只有20多个国家实现了免费公开商标信息网上查询,我国是其中之一。三是依法行政水平显著提高。近年来,工商总局清理行政规章1233件,其中废止单独发文356件,审查修订行政规章25件。同时,实行案件核审、听证、复议等监督措施,并制定下发了依法行政的六项禁令。
二
5年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在规范市场秩序方面进行了艰难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实践使我们体会到:
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是维护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性工作。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市场经济自身缺陷逐渐显现出来,市场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能趋向,导致了盲目投资、垄断、不正当竞争、侵害他人权益等问题的发生,影响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发挥。近些年来的实践证明,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达,就越需要国家通过立法健全市场规则,不断加强对市场的监管。5年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不断提高对市场秩序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围绕行业垄断、市场分割、信用缺失等突出问题,着力加强市场秩序整顿,有力地促进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初步形成。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大局的着力点。经过近3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总体来说,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仍然落后,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在这样的条件下推进现代化建设,一方面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保障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非公经济的优势,调动各方面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从2001年起,我国非公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3以上,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中非公经济占有较大比重,为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国家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