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创业环境;以金融、物流、旅游、会展为重点,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扩大就业空间;创办“阳光大姐”家政服务机构,开展“消除零就业家庭”活动,努力减少失业人员。
积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按照加强基础教育、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成人教育的思路,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17万平方米,培训农村中小学骨干校长、教师1200余人,完善“对口帮扶”、“支教支校”等机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取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借读费,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建立和扶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定点学校;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推行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有效治理教育乱收费。
不断健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着眼于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大力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将新型农民合作医疗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40元;不断扩大惠民门诊、病房范围,优惠各类人群15万余人次;强化医疗安全和质量控制,遏制过度医疗行为,减轻群众负担。
认真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加大对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的覆盖面,逐步把进城务工人员、被征地农民及灵活就业者纳入社会保险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体、社会救助为辅助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对城乡困难群众的救助水平;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创建“泉城义工”组织,构建民间救助平台。
更加注重解决群众住房难问题。通过发放廉租房补贴、开展棚户区改造、依法整治违法建筑、加快建设经济适用房等举措,大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深入开展平安济南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治安防控工作网络,筑牢服务民生、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坚持打防并重、专群结合,加大案件侦破力度,开展平安企业、平安行业、平安校园、平安社区等群众性安全创建活动;完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确保城市安全运行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