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扶困促和谐
立了扶持档案,并为427个家庭制定了脱贫致富措施。
“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型。就是对所有贫困大学生,在发放助学贷款的同时为其联系勤工俭学岗位,引导他们依靠自己的劳动完成学业。在市联社的倡导下,各县联社依据每个贫困生的专业特长,为他们联系了寒暑假的勤工俭学单位,既实实在在地减轻贫困生的家庭负担,又丰富其社会实践经验。
强化组织,建立长效机制
为了实施好助学“圆梦工程”,运城市市、县两级联社强调确保“三个到位”。
加强领导,组织协调到位。坚持把“圆梦工程”作为重点工作,要求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具体管。市联社还积极与政府、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沟通,共同研究制定详细的助学方案及帮扶规划,以提高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各县(市)信用联社、信用社主要负责人亲自上门、深入调研,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完善措施,跟踪监控到位。市联社专门设计了《贫困大学生扶持情况登记表》、《贫困新大学生助学贷款情况进度报告表》,实行定期报告制度,随时了解工程进展情况。通过随机抽查、明察暗访、业绩讲评等方法,对做得好的给予奖励,对态度不积极、工作不认真、效果不理想的进行处罚。同时,要求各县(市、区)联社设立“助学圆梦工程监督联络热线”,在运城日报和运城电视台公布,便于广大贫困学生和家长联络以及社会各界监督。
转变作风,任务落实到位。以发放助学贷款为契机,引导和组织广大员工进村入户,了解农民疾苦,增强做好助学、支农工作的责任感;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信用社助学、支农的成就,增进广大员工与农民群众之间的了解和情谊,提升农村信用社的形象。
三个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