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的问题。就一家企业来讲,银行了解的信息一般没有与之频繁打交道的合作方或同行了解的多。在一个村子里,谁有信用谁没信用,村长最清楚。开行就把村长、同行等人组织起来,通过他们所了解的信息进行贷款决策,建立民主审贷机制。
今年6月的一个下午,湖南汨罗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会议室,开行信贷员和协会几名会员正在讨论审议汨罗72户废品回收户小额贷款项目。好几次大家因为能否向某一户贷款、贷多少款而争得面红耳赤。
“自己给自己放贷,如果违约,受损的将是整个行业。这种全新的放贷方式,给了借款人硬约束。”汨罗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会长杨兴发说。类似汨罗的贷款民主审议制,辅以配套的公示制、回避制、联保制、联合监督、贷后公众监督机制等方法,将风险降低到最低,也使长期得不到贷款支持的个体从业者和小企业如沐春风。
为了真正将这套民主审贷机制建立起来,开行去年共下派全行10%共计448名员工到县域工作,上门提供金融服务,了解地方融资需求,推动当地开发县域经济项目。今年下半年下派员工增加到852人,全年力争覆盖全国2200多个县(市),全面推动县域贷款难题的解决。
借助社会力量,没有路就架桥,开行在解决助贷难题时独辟蹊径。助学贷款难放,因为银行要面对的是千千万万个目前没有收入、今后去向不定的学生,确实成本高、风险大。开行在银行和学生之间找到的桥是高校和教贷中心。为了调动“桥梁”的积极性,开行提出全新的奖励约束机制,把本应自己所得的违约补偿金拿出来,专户管理。当贷款违约额低于补偿金时,对高校及教贷中心予以奖励;当贷款违约数额高于补偿金时,不足部分由开行、教贷中心与高校按约定比例分担。这样,高校既是助贷的受益者也是风险责任的承担者,受助学生既是助贷的扶助对象也是信用建设的载体,难题迎刃而解。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评价说,开行的做法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一套好的机制可以让一些长期得不到融资支持的领域,实现商业可持续性发展。
依靠国家信用,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在开行的融资支持下,一批批重点建设项目拔地而起,一个个薄弱环节显露生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凸显。在这个过程中,开行的主要经营指标也跻身国际先进水平。
据统计,开行的不良贷款率从1998年初的32.63%降至今年6月底的0.68%,连续19个季度低于2%,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开行连续8年聘请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外部审计,均获得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去年12月,开行在我国国有银行中率先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计划,全面履行金融的社会责任。
开行以融资推动市场建设所取得的成绩,虽看似无形,却意义深远。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