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在全县农村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了“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活动,建立了双向培养机制,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力度。一方面,着眼于培育能人党员,建立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的致富能手档案,推行“1+1”学习法,让党员与能人通过结对交友、关怀服务、定向培养等方法,引导那些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创业本领强的新型农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积极慎重地把一批农村致富能人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去年,全县有46名致富能人被吸收入党。另一方面,着眼于培育党员能人,组织致富能人与生活困难党员结成对子,帮助选准发展路子和项目,扩大致富门路。各涉农部门积极开展“联村联户”活动,对口扶助困难党员户272户,捐款捐物折资16.5万元,同时制定出台10余项优惠政策,建立“党内扶助基金”,鼓励扶持农村党员干部上项目、办实业,共协调各类帮扶项目73个,落实资金110余万元。各村党支部与党员干部签订了“双带”目标责任承诺书,明确了家庭经济发展目标和困难群众帮扶目标,对发展家庭经济的项目、规模、收益,以及结对帮扶贫困户的项目、措施、目标等作出公开承诺,在村务公开栏予以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全县农村党员干部共联系帮扶群众3000余户,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三是“七位一体”建好服务中心。结合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项目建设,适时提出创建村级阵地、文化娱乐、科技培训、医疗服务、计生保健、信息网络、商业超市“七位一体”村民服务中心的思路,作为给农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先后筹措资金347万元,采取规划新建、部门联建、转化利用和改造升级等多种方法和措施,使147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在功能上达到或靠近了“七位一体”的要求,成为新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服务中心。各村利用活动场所办起了农民夜校,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建立了阅览室和便民超市,让群众及时方便地了解各类产业致富信息,购买农资用品。修建了篮球场和小戏楼,极大地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有力地提升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素质和致富本领。
抓机制,强管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证
以农村民主管理为重点,贯彻落实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分级分层建立了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的工作程序和考核办法体系。一是“三级联动”夯实工作责任。落实了县级领导干部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全体县级领导定点挂钩联系抓创建,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建立了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包抓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加强了村级组织建设的经常性指导和动态管理。夯实县直部门包乡联村工作制度,促使县直部门为党建工作献计出力。推行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先后在永丰、苏坊等乡镇召开了“三加”推进会,通过听取汇报、现场观摩、交流座谈等形式,总结工作经验,查摆存在问题,研究整改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三加”活动向纵深发展。同时,修订和完善党建目标考核办法,细化乡镇党委书记“直接责任人”考核项目,对村级干部实行半年和年终民主评议,先后对6个先进乡镇党委进行了表彰,对2名考核处于末位的乡镇党委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诫勉谈话,调整了6名被评为不称职等次的村级干部,有力地强化了各级组织抓党建工作的责任意识。二是“两委一会”扩大基层民主。在全县推行了以党支部为领导,以党支部、村委会和村民代表会议为主体,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机制。村级重大问题由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提出,上墙公示,实行“一事一议”,重大决策必须经过“两委会”、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通过后方能实施。在村务公开栏定期公开决策实施的进展情况,主动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