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村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和关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在新形势下为全面实现小康目标而进行的重大社会实践,是惠及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而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为目标的农村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我县坚持把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培育主导产业,发展“一村一品”。通过统一规划、连片发展,引导优势农产品向适生区集中,突出发展猕猴桃、肉奶牛、优质粮三大主导产业,同时抓好高酸优质苹果、红提葡萄、草莓、大樱桃、线辣椒、设施蔬菜等8大特色农业,目前全县已建成8.8万亩优质猕猴桃基地、存栏量达107.5万头(只)的畜禽养殖基地、18万亩优质小麦和专用玉米生产基地、5.6万亩特色农业基地,18个村被省上确定为“一村一品”示范村、94个村被确定为推进村。我县新农村建设重点村红星村猕猴桃栽植面积已达345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91%,户均栽植5.5亩,人均产业收入已占全村人均纯收入的85%。
2、壮大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搞好服务,加快技改扩能步伐,引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全县涉农企业已发展到120多户,其中13户企业分别被认定为国家、省、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恒兴果汁已成为全国四大果汁加工企业之一,老牛面粉成为西北最大的面粉加工企业,秦宝牧业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同时,采取行政指导、政策激励等形式,促进龙头企业和农户初步建立了“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联结机制。恒兴果汁公司与农户联合建成高酸苹果基地2万亩,老牛面粉公司与36个村8025个农户签订小麦订单收购面积5万亩,秦宝牧业公司通过肉牛协会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基地和专业村,与农户签订肉牛收购合同千余份,这些龙头企业已成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同时,依托农业产业化基地,大力扶持各类农业生产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不断拓宽经营领域,提升发展档次。目前,全县有经纪人大户80多户,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80多个,会员人数达到8800多人,带动农户3.5万户。槐芽扫帚专业合作社,吸收社员和加工户85 多户,累计生产扫帚920万把,为农民增收600多万元。
3、开辟专业市场,搞活商品流通。充分发挥专业市场紧贴农户、聚集能力强的特点,依托草莓、蔬菜、水产等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开辟季节性专业批发市场,吸引周边生产农户进入市场交易,既形成了一定的聚集效应和规模优势,又有效地带动了周边农户从事专业化生产和农产品基地的发展壮大,促进了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目前,全县共建成专业市场5个,其中投资70多万元建成的槐芽草莓市场,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草莓已批发销售到西安、汉中、天水、平凉等地,带动市场周边地区种植草莓达14000多亩,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草莓批发市场。
4、打造农产品品牌,提升对外影响力。坚持把强化标准、提高质量、打造品牌作为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和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切入点,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要求,组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健全了农产品市场安全检测体系,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在主要农产品基地和各示范园区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制定了全县品牌农业发展规划和无公害草莓、无公害猕猴桃、无公害蔬菜等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从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包装储运等全程统一加以控制,引导广大农民改变传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