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及高中学历的1746名,占18.8%,初中及以下的7521名,占80.8%。35岁以下农村党员1353名,占14.5%,60岁以上的老党员2537名,占党员总数的27%。部分村“两委”班子不够融洽,存在着“支书管党员,主任管村民”,各唱各的调、各念各的经的不协调现象,对新农村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优秀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确定难、党员纳新难、党组织日常活动开展难、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难等“四难”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党建工作制度和机制建设还相对滞后。虽然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商山深处党旗红”党建主题活动和党员承诺制等活动中,各基层党组织相继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制度,但是总体来看,制度创新还不够,作用发挥还不力。对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的利用率还不够高,没有真正将考核结果作为党组织评优、干部调资、晋级的重要依据。
思路与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增强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重点在于巩固提高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根据我县实际,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1、坚持富民和谐党建工作理念,抓班子,带队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一是创新选人机制,拓宽用人视野,注重把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致富能手、专业大户、外出务工经商能人纳入后备干部队伍中教育培养,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储备人才。二是全面实行村党组织换届的“两推一选”制度,扩大基层民主,真正把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党员选进村党组织班子,关键是选准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注重改善村班子结构,有重点地把农村致富能手培养成入党积极分子,把优秀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村组干部,逐步改变村班子结构单一、管理低下、服务意识和能力不强的问题,不断提高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四是深化“三级联创”、“商山深处党旗红”党建主题活动,使旗帜党委、标杆支部和红星党员数量逐年增加,让党旗飘起来,党员红起来。
2、坚持以人为本党建工作理念,抓培训,强素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一是按照教育培训的层次性、系统性和多样性原则,制定农民党员干部培训计划,落实县、乡两级培训任务,强化相关部门培训责任,推进教育培训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二是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围绕增强执政意识和提高执政能力这一重点,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素质、岗位、学历、致富实用技术等大规模培训,使他们执行政策、依法办事、加快发展、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有较大提高。三是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和县委党校、行政学校、县农广校和有关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引领农民致富的经济效能,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使每名农村党员、每户农户掌握一项增收致富实用技术。四是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和现代网络技术,依托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频道,农村党员电化教育播放室坚强阵地,逐步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广覆盖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培训网络,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政策水平与科技文化素质,使他们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执行政策的明白人、社会稳定的维护人、文明新风的倡导人。
3、坚持党建和经济工作同步发展工作理念,抓经济,促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物质基础。一是积极探索新经济组织模式,把党的建设渗透、融合到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中来,解决好“领导发展”的问题。要依托村村情实际,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创建“支部+农户+协会”、农村生产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