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计划生育“奖优免补”政策,扎实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扩大就业,构建以解决就业难为主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农民工就业培训和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技能培训,增强就业技能。2006年,转移和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10.6万人(省外3.7万人、境外101人),开发县内就业岗位1058个,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831人,2341名失地少地农民实现跨异地转移就业。“十一五”期间计划培训农民4万人次,有序输出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5万人,把城镇登记失业率降到2%。以解决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为目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开展“送温暖、解民忧、帮民富、保民安”下乡活动,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社会就业制度,2006年有2.3万名煤炭企业职工纳入工伤保险,3214名福利企业残疾职工纳入农村养老保险,2万余人参加医疗保险,1.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2028名失地少地农民纳入城市低保,在6个乡镇开展农村医疗保险和农民大病统筹试点工作,2007年内可实现所有五保户集中供养,用5—10年时间逐步将农村居民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建立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基础、以农村特困户大病救助和其它社会保障为补充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积极争取各方面资金,重点支持癌症高发村、矛盾突出村、失地少地村、少数民族村和边远贫困村的新农村建设,把有限的资金花在最困难的地方,逐步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增强其自身造血能力,早日摆脱贫困。
推进依法治县进程,构建社会安全稳定体系。扎实开展“法治××”和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群防群治网络建设,普遍建立禁毒、禁赌、治保、调解等组织,努力构建和谐新农村。全县已创建平安乡镇3个、平安村社65个、平安矿山14个,平安单位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