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规划
化资金结构,拓宽筹资渠道
新农村建设需要多渠道投入资金,要依靠群众,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引导农民投工投劳。应根据新农村建设项目的不同类别、性质和特点,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广泛吸收社会力量投入新农村建设,形成合力。
十一、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搞好组织发动,营造良好氛围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广大农民群众。要切实在思想发动、组织动员上下功夫,采取有力措施,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积极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与自身利益的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迅速掀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
(二)充分依靠群众,发挥主体作用
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对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事项,要采取“一事一议”等方式,实现新农村建设重大事项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要把村民当前最关心、最急迫的事项作为近两年的建设重点,通过建设成效的展示,进一步激发村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三)健全组织机构,落实任务责任
为了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标,应完善村组织管理机构。充分发挥村委会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扬民主,让农民发挥主体作用。成立由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社干部和社会能人为组员的新农村建没工作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工作规划和实施细则,组织实施新农村建设工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十二、保障机制
本规划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后,提交村民大会审议。由村支部、村委会具体组织实施。广大村民监督执行。不通过村民大会不得随意变更。
三个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