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的年努力,使xx村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缩小农民收入差距,建设和谐农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到2011年末,实现社会总产值218.37万元,其中农业产值达85.5万元,牧业产值达48.6万元,转移劳动人数达800人次,劳务收入2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15.8元,住房砖瓦化率要达到95%,有线电视入户率、自来水入户率、电话拥有率均要达到100%,全面实行合作医疗,适龄青少年全面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消除农村脏、乱、差现象,以村庄规划、环境整治为抓手,加强村庄建设,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全面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初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格局,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加强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农民培训体系,提高农民的科学致富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造就一批有较高的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新型农民。
——完善村民自助合作组织,大力发展与农业主导产业相结合的合作经济组织,强化农民的互助合作、自我管理、自主发展意识,全面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引导农民实行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健全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管理服务体系,转变农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树立农村新风尚。
七、规划建设期限
自2007年至2011年,力争通过5年时间,把xx村建设成为文明、富裕、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八、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铺设全村3公里村级水泥路。
(2)架起主巷道总门1座。
(3)修建主巷道三角花园2处。
(4)修建以提供劳务、种植、养殖信息为主的综合办公娱乐服务中心1处。
(5)建三间两层村两委会办公楼一幢。
(6)建成村办地毯厂一处。
(7)建成农工贸为一体的综合市场一处。
2、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7)、大力发展大棚蔬菜和花卉种植,保障集镇菜篮子工程及西宁、大通等地的花卉需求,新建塑料温室蔬菜种植大棚50栋,努力提高农民收入。
(8)建设洋芋制种基地1处,使制种面积达360亩,涉及50户农户。
(9)建设温棚猪舍50座,涉及农户50户,每户30平方米。
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10)沿村河堤、路旁栽植青杨,营造生态景观。
(11)对山坡地带遍植速生生态林,绿化山坡,防止水土流失。
(12)有计划地对村庄、村居民院落及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靓化人居环境。
(13)以“一池三改”的小能源建设项目为重点,逐步发展沼气等清洁能源,实现资源节约。
4、加强村民教育,不断提高村民素质。倡导科学文明新风,教育村民移风易俗。实施义务教育,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彻底解决农民子女就学难的问题。统筹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积极推行农村“绿色证书”教育,使18—45岁之间的农民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培养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科技经纪人,不断增强教育服务“三农”的能力。
5、认真抓好农业适用技术推广工作。紧紧围绕主导产业、特色农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