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做强畜牧养殖业。支持鼓励农民引进优良品种,推广饲养大户和规模小区饲养模式,培育壮大饲养基地,以大户和基地带动饲养散户,形成畜牧业的良性发展,如xxx小区养猪的成功模式,目前已在全县推广。三是大力培育上规模、上档次的农副产品加工业,扶持现有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努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综合竞争力和农产品增加值。四是成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办公室。加强对剩余劳动力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和就业本领,为农民就业提供信息,拓宽农民致富渠道。五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以开发xx旅游为契机,引导xxx、xxx、xxx等“四在农家”高规格创建点的农民开展乡村旅游。开设以“农家菜”为特色的农家饭店或农家宾馆,开展以体验民族歌舞、品尝民族风情为特色的民俗活动,以农家特色、民俗风情为卖点,让更多的农民从事二、三产业。六是设立农民创业园区,鼓励外出务工有成人员回乡创业,鼓励致富农民创办企业,开发本地的自然和人力资源,带动更多农民共同富裕。七是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调整部分干部精力抓项目、跑市场,带领农村能人发展经济实体。围绕发展农村,推进农业,服务农民,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带动更多的农民创业。八是针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有序流转的有效形式,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经营,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
倡导文明新风 活跃新农村
依托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三下乡”活动等有效载体,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荣辱观教育、法制教育,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移风易俗,并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造就一代具有较高思想文化素质、精神生活丰富的新型农民。一是树立和发扬新风尚,积极倡导弘扬传统美德,继承光大淳朴民风,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全县广泛开展“把忠心献给祖国,把孝心献给父母,把爱心献给社会,把诚心献给朋友,把信心留给自己”的“五心教育”活动,推动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的开展,创建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乡镇,努力形成健康文明的农村社会风尚。二是认真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图书室、村务公开栏、体育运动场所等文娱体育设施建设,建好群众文化生活平台,不断巩固农村文化阵地。三是充分利用各种节庆,民族传统节日,农闲时间,开展农畜产品比赛、农民体育竞赛,丰富农民群众精神生活。结合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特点,培养了一批农村文艺人才和骨干,深入挖掘、培植花灯、川剧、傩戏、泥塑等地方文化艺术,传承民间文艺,鼓励并引导他们传播先进文化。让他们自编自演、自拉自唱,自作自导,蓝球场、农家院成为农民群众演出的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