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能够招收较多会员,活动开展很有层次和规模,如画爱好者协会、天迹户外运动协会等;有的协会虽然有一定的会员参与,但活动单调,缺乏创意,不能够吸引广同学参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社团开展的活动与当前学生兴趣爱好根本不适应,每年招的会员很少或根本招不到会员,名存实亡。
第二、社团活动开展很多,但学校缺少必要老师进行指导,也缺少必要的活动经费进行资助。校团委直属的70个社团中,目前仅有极少数的老师进行宏观指导,仅能负责活动的规划和审批,在活动的具体开展过程中缺少专业的指导教师。社团的活动组织和发展壮,过多地依靠社团主要负责人,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作制度和活动体系。另外,目前学校对社团发展也没有专项资金,社团每次开展活动都要靠自己去拉赞助,赞助多则活动开展得好,没有赞助则活动基本上开展不起来。缺少专业教师指导和资金资助,是目前影响社团健康发展的瓶颈。
第三、在院管社团活动中,与当前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严重脱节。单独依靠学院开展的活动,数量比较少,形式也比较单一,满足不了当前学生多样化需求。学院学生想参加各类活动时,过多地依靠学校组织的活动,造成学生对学院的陌生感,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院社团活动的开展和社团的健康发展。
三、以社团活动为载体推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
对于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应从完善我校社团活动管理,充分发挥其推动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方面解决,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建立学习型组织,提升干部素质
建设学习型组织是当今时代充分发挥青年创新优势、培养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高校社团工作群体是青年学生,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具有学习能力高、知识结构新、创新能力强的特点。建设学习型组织可以充分调动青年学生的创造性,实现学生成就事业与成就人的双重效果。因此,建议学校能够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我校学习型组织建设,把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作为当前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来抓。学校应制定和完善的各种配套政策,促进各类学习型组织朝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进一步推进学习型校园的建设。
第二、实行科学管理,实现项目化运作
管理出效益。学校领导应重视对学生社团的指导,使之充分发挥其在校园文化中的主导性作用,牢固占领校园文化活动的主力阵营;加强对我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的指导,实施“质量建团”战略,开展以评促建活动,对社团进行年终考核定级,规范管理,使学生社团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生力军;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选派优秀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并设立专项经费,探索出一套适合我校特点的校企结合、多方联动、项目化运作的有效模式。
第三、实施有效激励,促进全面发展
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以期通过社团组织满足综合能力发展的需要,而人的需要满足与激励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此,学校在激励的措施上,除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外,还应从“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优秀社团”、“优秀毕业生”等评定上进行体现,以让学生感到自己是社团的成员,这样学生就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去关心社团的发展,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这是学校实现有效激励、为社团的发展提供保证的重要手段。
第四、开创特色活动、树立品牌意识
品牌经营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已毋庸赘言,而在我校学生社团管理中引入品牌意识,正是结合当前我校的发展形势、运用现代管理理念的体现,本身就是一特色。在日益社会化的校园里,品牌不仅能对树立社团形象、扩社团知名度和加强社团凝聚力等发挥积极作用,而且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