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团活动为载体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力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之中.在新的形势下,开展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改变了校园环境,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心理和思想。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 校园文化活动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中作用的再认识
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第一、有利于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学生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和主力军,推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和支持。学生在校园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种活动,营造了一种和谐的校园氛围。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它们可以亲身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和集体的力量,进一步认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全局的观念、集体的观念。校园文化活动也极地促进了校园内的道德风气,良好的校园道德风气又为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创造出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和谐发展。
第二、有利于学生投身社会实践,锻炼综合能力
校园文化活动对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与实践机会。如我校开展的文化艺术节、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文化活动,既为我校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发挥个人兴趣、特长的条件和机会,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活动能力,使相当多的学生从中能够得到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更加树立信心,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第三、有利于提高知识水平,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应用。
根据专业特点开展的校园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消化。比如我校管理学院连续三年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gmc),要求学生能全面、灵活地运用管理学的知识,如生产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等知识和预测、优化、对策、决策等方法,考察学生的分析、判断和应变能力。通过参加这种比赛,能够激发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兴趣,并将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到实践中来,从而达到锻炼同学们管理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第四、有利于繁荣校园文化、促进校风学风建设
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形式。目前,我校以学生社团为载体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社团的发展也呈现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精彩纷呈的社团活动给校园文化注入了巨的生机和活力,对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起到了巨的促进作用,也对我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实践案例:合肥工业学社团活动现状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载体。近年来,我校学生社团组织的发展如雨后春笋,无论就其数量,还是就其活动范围和参加人数,都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据我校学生社团联合会最新统计,目前我校有校管学生社团70个,院管学生社团20余个,参与人数近万人。但由于我校学生社团是自发组织 ,因而它具有易变性、兴趣性、不成熟性等弱点,在某些层面上有碍于校园文化活动的深化,具体表现为:
第一、校团委直属的学生社团组织虽然数量很多,但各社团发展却良莠不齐。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