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反映,并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服务。它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特点和功能。它不仅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本质要求,而且反映和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是发展先进社会生产力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发展先进生产力提供思想保证。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但是改革开放的健康推进,需要有相适应的文化氛围,需要不断抵御和排除国内外腐朽思想文化和错误思潮的干扰。我们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地位和先进文化的主导地位,正是适应了改革开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这一需要,为之创造了有利的思想文化环境,保证改革开放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发展先进生产力提供精神动力。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掌握生产工具和生产技能、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是最重要、最活跃的要素。而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是人的生理和精神力量的总和。精神力量来自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劳动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越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就发挥得越好,劳动能力就越强。因此,发展先进生产力,必须培育具有较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劳动者。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将极大地促进广大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为发展先进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一个重要方面。先进文化是人民的精神粮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必将日益丰富多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繁荣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哲学社会科学,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也是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中国共产党根本性质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工人阶级阶级利益的忠实代表。工人阶级的阶级利益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要考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无论是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还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发展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当我们理解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意义和其内部的有机联系,我们就应该致力与发挥"三个代表"的重要作用。
我认为发挥好"三个代表"的作用,必须不断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好"三个代表"的重要保证;必须不断增强党的免疫力。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证,是落实"三个代表"的关键所在;必须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碰到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如果没有创造性,没有工作实践中的开拓创新精神,就不可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旺盛的生命力,不可能肩负起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把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各地实际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