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思主义的典范。
与时俱进是理论创新的关键,坚持在把握时代要求中发展理论。任何一种创新的科学理论,都是它所处的时代的产物,都是以特定的历史方位为背景的,都是充分反映时代精神并顺应和引导历史潮流的。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准确把握当今时代世情、国情和党情深刻变化的基础上创立的,它反映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具有的时代意义和鲜明的时代特征,集中体现在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它适应并满足了时代的需要,从而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坚持在实践中发展理论。实践既是理论产生的源泉,又是理论发展的不竭动力;既是理论的价值体现,又是检验理论的标准。鲜明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的一个最重要标志。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过程来看,这一理论的创新是同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伟大实践进程相统一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在这一实践中,不断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从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可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就不能对人民群众产生感召力和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要进行理论创新,就必须继续进行新的实践和新的探索,从人民群众广阔而丰富的新实践中提炼研究题材,吸取思想养分,提出真知灼见,不断开辟认识真理、发展真理的新道路。
继承是理论创新的前提,坚持在继承中发展理论。理论创新并不排斥理论继承。继承与创新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继承是创新的基础,没有继承就无从创新;创新是继承的目的,没有创新,继承就失去了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它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在科学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因此,我们在理论创新时,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说新话;必须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
发展是理论创新的根本,坚持在发展中发展理论。理论创新的实质是发展,没有发展,就不叫创新。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立足于发展。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我们进行理论创新的不竭动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在不断创新中追求发展,在不断发展中推动创新。这种创新与发展既是指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又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因此,我们在进行理论创新时,必须要有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观念和旧的观点的束缚,要敢于说新话,做前人未做的事。要做到这些,就要发挥全党全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理论创新的合力,特别是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新认识进行理论总结和科学概括,从而推动理论创新。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