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会全面兴盛。这对于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振兴老工业基地关键时期的黑龙江省来说尤其重要。通过打造龙江特色文化,筑强黑龙江的文化根基,提升文化竞争实力,优化全省经济发展的人文环境,增强全面、持续发展能力,已经成为普遍共识。省委在规划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坚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方针,全面谋划边疆文化大省建设。省委中心组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有关论述,结合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全省宣传思想工作和文化事业产业建设问题,努力在发展先进文化上认识有新提高,实践有新突破。通过学习,出台了《黑龙江省建设边疆文化大省实施意见》,提出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努力做大做强文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文化市场,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省委省政府决定,2010年以前,要完成省文化艺术中心、省博物院、省创业纪念馆和地方志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十五”期间实现将“两馆一站”建设空白点基本填平补齐的目标,在全省建成一批多功能乡镇宣传文化中心;实施人才强省“十百千”工程,即在3—5年培养和造就十名国家级拔尖人才,百名省级优秀人才,千名全省骨干人才,努力造就一批在省内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文学艺术名家、新闻出版专家、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
突出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个核心,全面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实现加快黑龙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只有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才能把党和政府的各项决策落到实处。省委中心组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意见》,学习胡锦涛同志关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讲话,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特别是针对省内党风政风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省委中心组提出,在党风建设上,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要重点解决用人问题上存在的不正之风;在廉政建设上,要坚持秉公执法、依法行政、廉洁从政、规范行政,要重点解决行政不规范的问题;在工作作风建设上,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精神,重点解决工作不落实等问题。在学习的不同阶段,省委中心组始终注意运用正反两方面典型的感召力和警示作用来推动学习。先后推出省政府法制办历时百天、行程万里制作的《行政执法暗访纪实》,“群众的领头雁——宽五四村党支部书记佘树德”,“反面典型——买官卖官的马德、牛玉凤”等电视片,以鲜活的事例推动学习不断深入。为扩大学习效果,省委决定在全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各级党政部门开门抓“两风”,坚持边整边改,落实整改措施。省委相继出台《市(地)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经济工作实绩考核试行办法》、《省直机关党政工作部门责任制实施办法》等14项制度,各地也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基本建立起“两风”建设长效机制。通过“两风”建设,有效纯洁了党风,净化了政风,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调动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谋发展的积极性,初步形成了心齐气顺、真抓实干的好局面。
通过理论学习,省委中心组改造主观世界的自觉性不断增强,中心组成员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坚定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班子建设不断加强,省委新一届领导班子思想统一,人心凝聚;科学决策水平进一步提高,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在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