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以来,中共黑龙江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认真贯彻中央要求,密切联系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在求真务实上下功夫,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围绕本地区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群众生产生活中的迫切问题和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扎实深入地开展理论学习,有效地推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突出加快发展这个主题,贯彻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部署。作为农业大省和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面临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虽然近几年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但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仍然很大。面对这种情况,省委中心组围绕“黑龙江如何加快发展”这一重大课题进行专题学习讨论。中心组成员深刻认识到,黑龙江要加快发展,首先必须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一步深化对先进生产力的认识,不断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要有一个明晰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深化对省情的认识,重点研究解决影响发展的主要问题;第三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省委中心组举行系列专题学习会。大家积极建言献策,谈认识,摆问题,找差距,推出《黑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纲要》,提出了“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战略决策。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更加清晰、更加具体,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信心进一步增强。为落实好这一战略决策,省委省政府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如召开省委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各项工作;启动老工业基地改造工作,制定了我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方案和7个专项规划;抓住国企改革、“三农”问题、做大做强民营经济、搞好县域经济等重点问题,集中力量,进行重点突破;集中力量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大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等等。
突出执政为民这个本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就是看我们能不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围绕如何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个主题,省委中心组组织了13个党政部门开展调查研究,对全省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进行摸底,对外省市的先进经验学习考察。在学习会上,中心组成员认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和一般要求上,必须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实际利益来落实。经过认真梳理,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十项利民行动,并分解成33件实事。省委召开中心组学习情况通报会,把学习的主要成果通报到各级党委政府直至基层,号召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行动起来,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目前,十项利民行动已初见成效,使广大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来的实效。
突出先进文化这个灵魂,积极推进边疆文化大省建设。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