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大代表来自于人民,又服务于人民,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地发挥代表作用,必须具备较好的代表素质、良好的代表形象、开拓创新的精神这三个条件。就目前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提高素质,是人大代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的基础
人大代表自身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权力机关的形象问题,也关系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发挥问题。因此,人大代表的素质高低不仅影响其代表个体,更关系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问题。为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必须练好内功,想方设法全面提高人大代表的素质。
——应加大对人大代表的知识培训。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大代表要发挥其作用,不去更新知识,不去学习法律和科学技术,他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吗?能带领群众奔小康吗?显然是不行的。特别是农村代表,他们接受新知识、新思维、新技术的机会有限,在一定程度上思想观念陈旧,思维封闭,制约了代表作用的发挥,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多个层面上采取灵活可行、方便就近的办法,对人大代表进行法律、法规、党的政策和科学技术、政治理论、人大工作知识等方面培训,以便挖掘出人大代表发挥模范作用的巨大潜力,使构建和谐社会落在实处。
——要为人大代表自身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代表的自学,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学以致用,发挥带头作用。一是政府要为人大代表订阅必要的书刊;二是农、林、牧、水等部门的科技书籍应向人大代表送阅;三是各级图书馆、基层文化站应免费提供阅览场所和图书;四是以乡镇、街道或代表小组为单位,定时不定时的组织人大代表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激励人大代表的自学热情,为发挥好代表作用不断“充电”。
——要培养人大代表良好的道德修养。人大代表不同于普通百姓,他们是人民群众中的代表,是战斗在各条战线上的主力军,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被广大群众所关注。因此,人大代表的道德修养好坏,也同样关系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用的发挥。一是人大代表要有良好的心态,即对代表工作的执着和热爱;二是要出于公心,无私心杂念,不贪图享乐,在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时,无个人成见;三是要珍惜人民群众给予人大代表的崇高荣誉,认真履行代表职责,把人大代表这个职务作为为民众说话、替群众办事的平台;四是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定期不定期的到选区向全体选民述职,认真听取全体选民的意见、建议和批评,从选民中吸取政治营养,确保人大代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模范作用。
二、树立形象,是人大代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的关键
中共中央最近转发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