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各个方面,决定着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素质、能力和兴衰。江泽民提出党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思想,明确了先进文化在全党工作中的重要位置。高等学校在这方面肩负起什么样的责任,如何完成这一重大使命,这是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重大问题。
我国高等学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四有”新人的重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对文化的发展具有继续、吸收、创造传播的功能。首先,高校通过有选择地、系统地、大规模地、持久地教学活动和努力,可以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代又一代地传播下来,让文明之光生生不息;其次,高校在继续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善于吸收、借鉴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在中外文化的融合、碰撞中,根据时代需要,努力创造出新的文化成果,不断地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向前进;再次,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建设先进文化。先进文化是在培养专门人才的过程中传播和创造,专门人才又是先进文化熏陶哺育出来的。因此,高校在建设先进文化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和重大的责任。
高校
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承担起建设先进文化的历史责任:
首先,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当代世界风云变幻、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处于攻坚克难的条件下,高校的文化建设碰到了许多新的冲击和挑战。由于高校的非凡地位和作用,高校成为各种思潮汇集、相互激荡的前沿,成为西方文化渗透的重点,成为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与我们党争夺青年一代重要领域。有极少数人散布种种错误观点。如政治上主张多党制和“三权分立”,经济上主张私有化,指导思想上主张多元化,历史上鼓吹民族虚无主义,价值观念上鼓吹个人主义等。这些错误、消极的东西,影响恶劣,十分有害。我们要保持高度警惕性,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在大学生中,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非凡是重视邓小平理论的“三进”工作,用邓小平理论构筑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支柱,教育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优秀人才。
其次,高校担负起建设先进文化的任务需要不断创新。文化的先进性,在于文化建设的与时俱进,不断超越,大胆创新。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高校要从以传授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化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现代教育,不仅要适应未来社会,而且要引导、改造未来社会。高校发挥创新功能,主要包括: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创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开发科技含量高的科研产品;创造性地为社会服务;创造性地引导社会发展方向。江泽民最近在清华大学九十周年校庆大会上讲话,要求高校“应该成为继续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重要窗口,成为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努力创造和传播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高校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发挥人才、知识、聪明聚集的优势,努力建设先进文化,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高校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再次,高校建设先进文化,要重视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在弘扬社会主导文化的背景下,以学校为主导,由师生共同参与创造的一种独特的亚文化。校园文化以其独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使生活于其中的每个大学生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诸方面受到影响。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缩影,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就是对社会文化了解、吸收、整合、内化的过程。校园文化源于社会,又高于社会,它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